|考古2021︱夏商考古:都有城,陵现壕,自是王朝气象( 四 )


王陵区围壕的发现 , 也让我们对三代王陵布局制度的起源以及特征探索 , 终于得以窥见一丝光亮 。 既往周公庙东一爪大墓外围的陵墙发现时 , 大家对其制度源头无法判断 , 对“独立陵园制”的起源更是判断过晚 。 而今侯家庄王陵围壕的发现 , 无疑说明至迟在商代晚期 , 王陵即有独立陵园 , 且有附属祭祀坑 , 甚至陪葬坑、陪葬墓 , 制度已然十分成熟 。 这为今后上溯寻找早商乃至夏代王陵 , 下探追寻西周王陵 , 都提供了重要的指示性线索 。
|考古2021︱夏商考古:都有城,陵现壕,自是王朝气象
本文图片

侯家庄王陵区钻探发现的围壕
晚商时期殷墟的另一重要发现 , 是殷墟遗址区南部边缘的邵家棚遗址 。 该遗址遗迹分布密集 , 保存较完整 , 种类也很多样 。 遗址开始于殷墟三期 , 止于殷墟四期晚段 , 特别是殷墟四期是其繁荣时期 。 “中”字形墓道大墓 , 日字形布局的前后进四合院 , 修建考究、房基前铺有木板的台阶、房基内墙的装饰遗存的建筑 , 对于研究殷墟遗址的范围、布局和殷墟外围区域的扩展、人群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 而遗址的繁盛时代在殷墟四期 , 这对重新审视商末周初乃至商周鼎革 , 都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
在王都以外 , 商代遗存的发现也可圈可点 。
在周原 , 岐山王家嘴地点首次发现了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 , 为认定周原遗址先周时期聚落性质提供关键材料 。 新发现的大建筑位于王家嘴村北 , 东西宽38米 , 南北长约58米 , 总面积逾2200平方米 。 2021年已揭露了南半部可知建筑由正堂、东西厢房、前后庭院、附属建筑组成 。 夯土地基下压京当型晚期灰坑 , 上被先周晚期小型墓葬打破 , 东南角亦被先周灰坑打破 , 前后庭院里还埋有6座先周晚期小墓 。 据此 , 建筑年代上限不早于京当型晚期 , 下限不晚于先周文化晚期 。 该建筑是周原遗址首次发现的先周时期大型建筑 , 规模之大、形制之清楚 , 皆为先周时期之最 。 钻探还发现 , 王家嘴一带还发现有大面积的夯土 , 这些发现都为确定周原遗址性质 , 探寻古公亶父所迁之“岐”的核心区域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考古2021︱夏商考古:都有城,陵现壕,自是王朝气象
本文图片

岐山王家嘴先周时期建筑
长江流域上中游商时期的考古工作 , 在本年度可圈可点 。
江汉平原早商时期的中心盘龙城城址以南的王家嘴 , 联合考古队利用冬春枯水期 , 在该地点发现一处保存较好的居址区 。 所发现的小型房屋布局井然有序 , 多以纯净的黄土和红土垒砌 , 建筑建造考究 。 这一发现为理解盘龙城城址外的聚落布局和微观社区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 。 此外 , 本次发掘还发现盘龙城偏早阶段的遗存 , 结合近些年盘龙城环境与景观考古的成果 , 为盘龙城建城选址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 , 也为探索北方人群南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上游的三星堆在2021年内无疑是全国公众的焦点 。 无论是两次发掘直播 , 还是各类媒体各种角度的报导 , 甚至于与之相关的课题开题学术研讨会也采取了B站直播 , 堪称公众考古的现象级事件 。 在繁花背后 , 相关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三星堆的发现进行了讲解 。 这些已为大众熟知 , 不再鹦鹉学舌 。
对三星堆的新发现 , 我想强调的有如下四点:第一 , 三星堆祭祀坑的新发现 , 器物固然重要 , 但从学术意义上说 , 祭祀坑旁的相关建筑更值得关注 , 倘所发现的器物皆是该建筑既往陈设 , 则“庙”内青铜祭器以碎器方式埋藏于坑底 , 其上铺象牙 , 再填灰烬的埋藏方式 , 表明这是井井有条的统一且有意识的行为 , 不似亡国之际仓惶为之 。 第二 , 所发现的器物 , 来源庞杂 , 可能也非一代人的财富 , 而是累世之珍藏 。 同时 , 大象生活特性使然 , 象群公象数目有限 , 不同象群又需有领地区分 。 如此多的象牙要么是从不同地区汇聚而来 , 或许就是累世经营积累 。 第三 , 六个祭祀坑超过200个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埋藏时间集中在公元前1200-前1000之间 , 除个别坑外 , 埋藏行为很可能是一次性的 。 第四 , 新发现的人像有与金沙遗址相同或相似的 。 重宝万千 , “几世几年 , 一旦不能有” , 一朝填埋 , 却“亦不甚惜” 。 若三星堆-金沙为统一文化 , 除非二者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宗教改革”) , 否则 , 三星堆人群迁移至金沙却不携宗庙重器 , 安定后也不返回广汉故都取回国之重宝 , 是很难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