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和分子人类学推测古蜀文明人口来源

古蜀文明是四川盆地的第一次繁荣发展的体现 , 高超的手工艺更是让大家着迷 。 对于古蜀文明部分人有个误区 , 认为古蜀文明是孤立的 , 李白有诗:尔来四万八千岁 , 不与秦塞通人烟 , 甚至有人说古蜀是外国人文明、彝族文明、外星文明.....
彝族和古蜀唯一的联系可能就是都属于藏缅人群南下罢了 , 看着网上的彝族人一手拿过三星堆文化就是他们的我感觉很莫名其妙 。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蜀各个时期人口来源的推测
————————————————————
|从考古发现和分子人类学推测古蜀文明人口来源
本文图片

1. 宝墩文化一期二期 , 这个时期地层未浮选出作物 。 到了宝墩文化三期 , 这个时期土层出土作物主要是小米 , 没错就是北方人才种的小米!加少量的大米 。 再根据陶器的制作工艺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文化非常相似 , 所以宝墩一二期的四川盆地人口基本可以肯定基本都是来自西北的氐羌人群 。 外加一句在重庆忠县中坝遗址的哨棚嘴文化地层出土的植物种子也是小米 , 说明川东地区早起文明也是来自于西北的人群 。 可以推测西北的氐羌人群通过岷江、涪江、白龙江和嘉陵江扩散到了川渝地区 。 这也提示了我们川东藏缅人群—巴人的来源 。
———————————————————
|从考古发现和分子人类学推测古蜀文明人口来源
本文图片

2. 宝墩三期 , 这个时期出土了和长江中下游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非常相似的文物 , 加上浮选出少量的大米 , 由此可以推测这个时期四川盆地就已经和长江中下游人群有了交流 。
——————————————————
3. 来到了三星堆时期 , 这个时期从考古文物上发现明显受到了中原二里头文化与长江中下游文化的影响 。 筛选出的作物也变成了大米为主加少量小米 。 二里头文化通过鄂西沿长江西进到达四川盆地 , 在二里头文化的强烈影响下 , 四川盆地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异 , 宝墩文化开始衰落 , 在文化的激荡中诞生了三星堆文化 。 这时候四川盆地至少存在四种文化的交融:二里头文化、土著甘青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 。 其中来自中原的二里头文化影响最为明显 。
——————————————————
|从考古发现和分子人类学推测古蜀文明人口来源
本文图片

从分子人类 m学角度来分析 , 遗憾的是古蜀人遗骸未成功提取到DNA(疑惑) 。 重庆忠县的古文化属于甘青文化 , 在川东他们演化出来的人群形成了诸多的藏缅语族:板楯蛮、白虎蛮、鱼复蛮、廪君蛮和巫蛮等等 。 现在还剩一个藏缅语族土家族 。 这些人群携带高藏缅成分所以和考古推测他们来自甘肃地区是相吻合的 。 考古—语言—遗传三者结合了起来 。 在四川由于各类人群的影响藏缅成分来源复杂 , 不能说明藏缅就是来自古蜀文明 。 但是楼主在查找y染色体时偶然发现了一支非常符合二里头影响四川盆地文化的Q父系—Q-MF33843 。 这支父系共祖时间大约在2500年到3120年 , 和考古上融合二里头文化时期非常符合 。 如图所示这支父系下游基本都集中在西南 , 而MF33843在北方分布在河南河北天津 , 其他地区无分布 , 活生生就是二里头文化地区和三星堆文化地区两块分布 。 而且Q-Y144860已经从二里头遗址检测出 , 所以可见Q父系已经存在于二里头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