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笔下的文坛硬汉萧军( 二 )


|女儿笔下的文坛硬汉萧军
本文图片

《萧军最后的岁月》一书 , 就是他们客居顺义时完成的 。 或许对于萧耘来说 , 这本书是对她深爱的父亲的最好的纪念 , 因为字里行间 , 无处不流淌着汗水、泪水和热血!然而就是这样一本以临床护理日记为基本素材的书 , 依然保持着萧氏文风中惯有的豪迈与达观:萧军重病期间对子女们曾说:“死 , 也要死得艺术 , 死得有气派 。 纪念 , 也要纪念得艺术 , 不要哭哭咧咧的 , 凄凄惨惨的 , 我喜欢愉愉快快的!我想把我的身体捐献给挽救过我生命的海军医院 , 作为病理研究之用;如果癌细胞没有侵害到骨骼的话 , 我想解剖制成标本 , 送回老家萧军资料室或送给医学院 , 让学生们当作教具 。 据说 , 解剖用的人体远远不够用……若不然 , 就分别将皮肤、角膜等可用的器官尽可能地利用起来吧……”
萧军还说:“他们都以为我是李逵 , 手持两把大板斧到处乱砍!其实 , 他们还没有真正地理解我 , 我也并不是那么样的莽撞和单纯!我有我的思想和理想 , 我不是只凭感情用事的 , 我也不是计较个人恩怨和区区琐事的……”
在海军医院住院部的走廊里 , 穿着病号服练八卦掌的萧军 , 身前身后还是百步的威风 。
萧军身染沉疴之际 , 到了吃什么吐什么的地步 , 他却满不在乎 。 “吃着建中带来的西瓜 , 新鲜可口 , ‘就是吐出来 , 也是西瓜味儿!管他呢!’爸边说 , 边吃 , 吐就吐!”
……
尽管萧军异乎寻常的坚毅性格 , 如同一名勇敢的战士 , 但病痛的折磨 , 仍旧让他饱受苦楚和无奈 。 随着萧军临近生命终点的记录 , 萧耘那白描式的情景再现 , 简直让我不忍裁开书看下一页 。 因为不知道下一页里的萧军老人 , 需要再打几针“强痛定”止疼 , 腿脚上的水肿到了什么程度 , 肿块如何迅速在全身肆虐扩散……将心比心 , 看重亲情的人 , 又有哪个不为之扼腕痛惜呢!以至于我都不忍心把那些渗血的文字摘录于此 。
面对萧老惨淡的病程 , 最为悲伤的莫过萧耘 。 她既是萧老晚年的工作助手 , 也是萧军最信任的亲人 , 更是被父亲亲手接生下来的女儿 。 萧军曾在《寄耘儿(并序)》中写道:“一九六九年一月五日(星期日)次女耘儿来探我 , 携其亲手所制棉背心一件畀我 , 并言所制粗劣 。 余心感极而悲 , 成诗一章以纪 。 时正隆冬‘二九’风怒雪飞时也 。 暖背暖心亦暖胸!一针一线总关情 。 刘庄遥记生儿夜 , 驿路频听唤父声!幼爱矜庄无二过 , 长怀智勇继家风 。 此生有汝复何憾?热泪偷沾午夜醒 。 ”父女亲情浸满其间 。
自从萧老患病住院 , 萧耘在照料老人和联络奔走各方之余 , 还专门准备了护理日记本、胶卷照相机和录音机 , 随时记录下与父亲有关的林林总总 。 从1987年6月萧军住院到1988年6月22日辞世 , 整整一年 。 萧老临终 , 还把一应未了的文事 , 交由萧耘夫妇办处 。 世间孝顺的儿女千千万 , 试问能做到萧耘这样的有几人?有时候 , 我甚至觉得 , 萧耘王建中二人 , 这辈子简直就是为萧军老爷子活着的 。 当然 , 这对于萧老来说 , 也是一桩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 , 因为不是每一位对社会进步做出过贡献的名人 , 都有这样克绍箕裘的哲嗣 , 愿意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 放在父辈的未竟事业上 。 从另一个维度讲 , 萧老也是幸运的 ,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 但萧军的六个子女连同他的儿媳、女婿 , 无一不是尽心竭力、细致入微地在床前尽孝 。 萧氏家风 , 由此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