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笔下的文坛硬汉萧军( 三 )


|女儿笔下的文坛硬汉萧军
本文图片

萧军 1937年 武汉
“只有诗 , 才是写给我自己看的”
记得15年前的一个夏日 , 由萧耘王建中历时近20年整理编辑的《萧军全集》出版 , 中国作协和北京市作协特地在中国现代文学馆 , 联合举行了纪念萧军百年诞辰暨《萧军全集》出版座谈会 。 萧老家人、生前友好和作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大会 。 应萧耘之邀 , 我到场一睹盛况 。 那天的萧耘 , 兴高采烈 , 笑逐颜开 , 还是那个“大火球”的形象 , 从她的笑容里 , 我读出了她完成父亲的嘱托后 , 那如释重负的满足感 。
为了向这位文坛硬汉表达敬意 , 那天我斗胆步萧老暮年所作七律原韵 , 献诗一首:“佩剑从文赤胆过 , 深情铁笔耀星河 。 白山黑水遗民泪 , 卷地滔天怒海波 。 八月乡村曾血染 , 百年世事未传讹 。 至今瘦骨铜声振 , 慷慨平生正气多 。 ”
萧老曾经对萧耘说过:“我的文学道路 , 是由旧体诗起家的 , 我至今仍喜欢我的这些旧体诗 。 小说 , 是写给旁人看的;只有诗 , 才是写给我自己看的 。 ”
余生也晚 , 对旧体诗词也是一番痴迷 。 萧军的旧体诗词 , 读来兴味盎然 , 不但格律严谨 , 而且境界超拔 , 带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一啸群山百兽惊 , 苍茫独步月朦胧 。 饥寒历尽雄心老 , 未许人前摇尾生 。 ”这不就是萧军自况吗!“铁骨杈枒托地坚 , 风风雨雨一年年 。 秋来结子红于锦 , 何与闲花斗媸妍 。 ”萧军的风骨与孤傲 , 在诗中表露无遗 。 “不叩不鸣一老钟 , 秃柯古寺自凌空 。 沧桑风雨行经惯 , 应是无声胜有声 。 ”怎么读,都是萧军在说他自己 。
2016年 ,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民国诗风”《萧军集》 。 “耘中组合”曾赠我一册 ,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酡颜三郎”到八十年代的“了翁” , 横跨半个世纪的吟咏 , 诗人的遭际、性格、志向、心迹、情趣 , 多在诗中展现 。 1986年 , 萧军住院前后 , 曾作《封笔别坛》一首七言古风:“小凤清于老凤声 , 迢迢风雨代不同 。 年逢八十双拱手 , 封笔别坛号了翁 。 ”这首封笔之作 , 虽是语带调笑 , 亦显晚年孤寂之情 。
萧耘在《萧军最后的岁月》一书中 , 不但引用了萧老自况的诗作 , 也援引了其他作家对他的描摹 , 使没见过萧老的读者 , 如见其面 , 如会其神 。 著名女作家叶文玲在《老钟》一文中写道:“我想起文艺界盛传王蒙的一句戏言:我们作家队伍中 , 只要有这一老一少在 , 大家就有了安全感——一是萧军 , 一是冯骥才 。 的确 , 身高一米九的大冯和身躯像铜钟的萧老 , 不用问他武功如何 , 光看外表都极像身怀绝技的力士……最有意思的是手中的拄杖 , 大概也是女儿特意关照 , 所以他一走动 , 便象征性地提了这根以防不时之需的手杖 。 但手杖对于他 , 更多的时候是多余之物 。 所以 , 他往往不用它来拄地 , 倒像武松提哨棒似的 , 提着手杖稳步前进……”
尽管关于萧军的话题至今不断 , 甚至看法不尽相同 。 但萧军作为一位勇于面对生活困苦的行者 , 一位中国现代文坛不好惹的硬汉 , 一位具有进步思想和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 , 是有广泛共识的 。 不难看出 , 萧军的一生始终把他的恩师鲁迅先生作为精神支柱 。 诚如萧军自己所说的那样:“鲁迅先生 , 是我平生唯一钟爱的人 , 一直到我死的那一天 , 我都钟爱他 。 他是中国真正的人!”(责任编辑: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