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存在于方方面面,如何才能策动AI技术的“第三驾马车”

驱动AI发展的技术归结起来可以用“三驾马车”来形容——“数据”、“算法”和“算力” 。目前中国在前两架马车方面已经超越美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然而想要策动“算力”这第三驾马车,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执行总经理彭虎的话说,可谓“痛点存在与场景化落地的方方面面” 。这亦是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产业应用论坛和核心议题之一 。
第三驾马车失衡
从数据生产的体量和算***文的发表数量上看,目前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居于世界排名的地位 。策动AI的前两架马车已一骑绝尘,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算力”这架驱动AI发展的“第三辆”马车表现得却有些不温不火 。
根据《中国算力***(2022)》和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英特尔占据了全球84%的CPU算力芯片市场份额和71%的FPGA算力芯片市场份额,英伟达占据了全球95.7%的GPU算力芯片市场份额 。
业界普遍认为在AI算力发展方面存在着标准规范不一致、软件调度能力弱、算力分配不均匀等痛点,分布在场景化落地过程的方方面面 。
燧原科技创始人兼COO张亚林告诉采访人员,标准规范不一致将导致设备在大规模部署时,模块无法以标准的方式部署运维 。“这可能会导致设备在可维护性、集成性及运维上出现问题 。” 张亚林表示,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硬件调配的时间成本相应增加,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通常会因此延长6-9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直接阻碍了算力的可获得性和大规模集群应用的部署 。
彭虎表示,资本方面看到的是成本端的急剧上升,这是由经济动能所影响的 。他认为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技术红利,其继承力本身的迭代是有局限的,算力的发展总会遇到一个瓶颈点——芯片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面,中国的芯片发展确实遇到了“受制于人”的情况 。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进口的芯片数量达到了6354.8亿个,花费金额为4326亿美金 。目前,中国进口芯片的花费已经超过石油,成为进口额较多的赛道 。
“行业的生态垄断制约了算力的发展”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腾讯云副总裁许华彬表示,算力的垄断制约了AI的发展,造成了整个生态的封闭,昂贵的进口价格导致很多事情无法切换到AI的维度上 。
生态垄断也是目前行业面临的较大的挑战 。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立冬告诉采访人员,生态垄断的形成是基于紧耦合的和不开源的软件和硬件架构 。
“要打破生态垄断,架构必须创新,而且是原始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节奏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够构筑企业赖以长期发展的技术的护城河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抱开放的生态,让产业得以健康长期的发展 。”
【痛点存在于方方面面,如何才能策动AI技术的“第三驾马车”】AI算力:边缘计算处被给予厚望
算力需求的潮汐效应导致算力分配的不均衡,“冬数西算”是一场大规模的算力再均衡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AI算力被寄予厚望 。
产业链目前的关注重点和发力重点仍都在云端,但就当下的场景来看,如果算力进一步向云端集中,那么触及半导体支撑以及代工环节资源可获得性的极限是迟早的事 。随着算计芯片性价比的提升以及功耗的降低和整体产业的健全,边缘计算智能化的趋势正在显现 。
彭虎告诉采访人员,从结构上来看,CPU算力占据国内通用算力市场的80%,智能算力、AI算力占比约为17%-18%,超算算力占比在2%左右 。未来对于智能算力的需求会进一步的发展 。在算力均衡的过程中,算力底座是不可或缺的根本出发点,在边缘计算的智能调度上,人工智能技术被业界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