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影像探讨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二 )


菲利普·帕雷诺的《致谢》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影像探讨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致谢》
菲利普·帕雷诺被认为是九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法国艺术家之一 , 尤以影像艺术见长 , 其作品深受电影的叙事和形式的启发 。 影像作品《致谢》回忆了在1976年ZUP工程(都市化重点区)中新建的郊区原本的荒废景象 。 市政府栽种的树苗上被绑上了各种颜色的塑料袋 , 那是孩子们在抗议他们喜爱的嬉戏场所被毁坏 。 标题《致谢》是在向那些与菲利普·帕雷诺共享这份记忆的人以及本片的参与者致敬 。
个体与民族创伤
吉莉安·韦英《创伤》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影像探讨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创伤》
在一个类似于忏悔室的空间中 , 观众可以看到吉莉安·韦英的这件作品 。 《创伤》拍摄于一个私密的隔间 , 其态度在刺探隐私和保守秘密之间模糊不定 , 让人既联想到忏悔 , 也联想到真人秀节目 。
八个人被邀请在艺术家的镜头前讲述发生在他们童年时代的创伤性经历 。 他们每个人都戴着一个模仿着悲伤孩子的面部特征的塑料面具 , 以及一顶合成纤维假发 。 面具尊重了叙述者对匿名的需求 , 这种保护几近病态 , 可以深深影响观众对故事的反应 。 它既产生了疏离之感 , 同时又强化了这些证词中的可怖之处 。
权河允《489年》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影像探讨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489年》
通过VR眼镜 , 观众可以体验权河允创作的《489年》 。 这一作品是艺术家查阅档案、证词 , 加上自己的想象力 , 创作出的细致模拟韩朝边境的“非武装地带”(DMZ)的虚拟现实影像 。 “非武装地带”是一块军事管控地区 , 因为这里曾经在朝鲜战争(1950-1953)期间被埋下地雷 , 所以整个区域极其危险 。 标题中提到的“489年”指的是清除该地区所有地雷所需要的时间 。
数字时代的亲密关系
道格拉斯·戈登和菲利普·帕雷诺:《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影像探讨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
从21世纪初真人秀和网络出现以来 , 一个全新的变化正在形成 , “什么是亲密关系”这个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数字时代带来的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私密空间 , 对这种私密空间的反思在菲利普·帕雷诺和道格拉斯·戈登创作的《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这一影像装置中得到了体现 。
这是对法国球星齐内丁·齐达内2005年一场比赛进行的实时跟拍 。 球场各处布置了17台同步摄影机 , 从不同距离和角度捕捉齐达内的身影 , 无论他在那一刻是否是比赛的中心 , 镜头都始终紧盯着他 。 他们在影片中穿插电视直播的画面 , 让电影肖像变得复杂起来 。 这个作品令人思考 , 当媒体和技术得到发展时 , 当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被完完全全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
瑞安·特雷卡丁《I-Be Area》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影像探讨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本文图片

《I-Be Area》
在一个看起来仿佛是客厅、挂有四面镜子的区域 , 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瑞安·特雷卡丁的影像作品《I-Be域》 , 其中人物的塑造受到情景喜剧和真人秀中青少年形象的启发 。 台词由艺术家创作 , 揭示了今天媒介中对年轻人存在的刻板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