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遗忘的牛人,苏东坡都要叫爸爸( 二 )


本文图片

那些年走过的路 , 遇见的人 , 都成了苏洵自我提升的参照物 。
他厌倦了为科举而读书作文 , 把自己早年写的数百篇科举时文 , 一把火烧掉了 。 然后 , “闭户读书 , 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
他只读《论语》、《孟子》、韩愈以及其他贤人之文 。
经过多年苦读后 , 用苏洵自己的话说 , 胸中积攒的话越来越多 , 一提笔 , 化成文字自动流淌出来 , 每一篇都是“有为而作” , 经世致用之文 , 不再是以前那种空洞无用的应试文章 。
他练成了一个本领 , 能够预见科举的潮流 。 但凡这种人 , 不是被当作狂人就是被当作傻子 。 但他不在乎 , 他也无需自己去证明自己的预见性是否正确 。 他的两个儿子 , 经过他的训练后 , 将代替他投身考场 。
他曾送两个儿子到州学读书 。 州学教授刘巨是眉山当地的名士 , 教了苏轼兄弟俩声律、作对子等本领 , 这是当时科举注重诗赋文采 , 在地方教学内容上的落实 。
有一次 , 刘巨在课上赋诗咏鹭鸶 , 念到最后两句“渔人忽惊起 , 雪片逐风斜” , 苏轼当即说 , 老师的诗好是好 , 但最后一句改成“雪片落蒹葭”如何呢?
刘巨听后说 , 我当不了你的老师了 。
苏洵自己给两个儿子编了数千卷书 , 当作教材 , 并对儿子们说:“读是 , 内以治身 , 外以治人 , 足矣 。 ”就是说 , 读完这些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绰绰有余 。
他也不照科举大纲来教儿子们 , 而是以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为范文 , 让他们学写古文 。
多年后 , 苏轼兄弟参加科举 。 那一年 , 科举风向变了 , 由重诗赋改为重策论 , 而主考官正是欧阳修——苏轼兄弟背诵和模仿他的文章 , 对他的风格不要太熟悉了 。
苏洵不仅预见了科举风气的转变 , 还押中了主考官 。 他在两个儿子同时考中进士的光辉事迹中 , 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难怪宋人编段子说 , 苏轼兄弟考试前 , 担心两人必有一人落榜 , 苏洵让他们别担心 , 到时一人和题 , 一人骂题 , 保证全中 。
苏洵自己不屑于考科举了 , 但他却成了那个年代的科举押题大师 。
苏轼|被遗忘的牛人,苏东坡都要叫爸爸
本文图片

▲纪录片《苏东坡》截屏 。
苏轼|被遗忘的牛人,苏东坡都要叫爸爸
本文图片

不仅如此 , 苏洵还是两个儿子正式出道前的经纪人 。
他很早就认定两个儿子必成大器 。
在著名的《名二子说》一文中 , 苏洵这样解释给两个儿子起名“轼”和“辙”的原因:
轮、辐、盖、轸 , 皆有职乎车 ,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 虽然 , 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 轼乎 , 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
天下之车 , 莫不由辙 , 而言车之功者 , 辙不与焉 。 虽然 , 车仆马毙 , 而患亦不及辙 。 是辙者 , 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 辙乎 , 吾知免矣 。
翻译过来就是说 , 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 , 都是一辆车的重要构成部分 , 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即轼) , 却好像没有什么用处 。 但是 , 如果去掉轼 , 那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 。 轼儿啊 , 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 。
天下的车都是顺着车辙走的 , 但说到车的功劳 , 没有人会想到车辙 。 这样也好 , 就算车毁马亡 , 人们也不会责难到车辙上 。 车辙是能够在祸福之间优游自处的 。 辙儿啊 , 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
苏洵的这篇小文 , 就像是两个儿子未来命运的“谶语” , 后来被苏轼和苏辙的人生所印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