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本文图片

在上海 , 有一位在街头写生4年有余的上海爷叔——陆军 , 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 ,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 ,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阅读城市老建筑、小马路的别样视角 。
|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本文图片

背着折叠椅 , 拎起画包 , 时隔70天 , 陆军又回到街头 , 浅浅几笔 , 就将位于建国西路与陕西南路交叉路口的这座百年老建筑步高里的形态勾勒出来 , 他的“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写生计划”也将从这里重启 。
|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本文图片

陆军在上海做了30多年的美术设计工作 , 偶然一次朋友聚会上的聊天让陆军萌生了上街写生的想法 , 从他成长的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开始画起 , 只要不下雨 , 你总可以在上海的某条马路或某个弄堂找到陆军 。 “很多人都到外滩来 , 到上海来的游客在外滩也就是两三个小时 , 我就觉得我作为一个上海人 , 我有时间用我的方法 , 通过手绘 , 通过人的主观对这个城市、这条街、这栋楼的感情把它给记录下来 。 ”陆军说 , “坚持天天画 , 你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城市 。 ”一条路一条路地画 , 陆军已经不知不觉画完了不少小马路 , 根据上海中心城区风貌保护道路中列出的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 , 陆军决定要将这64条马路画完 , 形成系列 。
|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本文图片

陆军笔下的武康大楼 , 如他所描述一般 , 像一艘军舰一样矗立在武康路和淮海路的交叉口 , 陆军说:“武康路上曾经住了很多历史人物 , 所以这里的建筑、道路透露出的气息很值得现在的人去回味 。 ”而提到新华路的写生 , 陆军告诉采访人员 , 新华路除了有各色体现海派文化的西班牙式、法式建筑群 , 作为曾经通向机场的“国道” , 这里也是上海与外界连接的通道 , 所以画这条路也很有意义 。
|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本文图片

为了完成写生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的目标 , 陆军几乎每天背着画板外出写生 , 从2017年到现在已经画了百分之八十 。 而过去两个月在家 , 一张张黑白线稿是陆军在居家期间每日的必修功课 。 其间 , 他还整理出过往数年的街头写生作品 , 为出画册做准备 , 其中也包括去年陆军为建党百年而画的100栋上海红色建筑 , 陆军说 , 这个系列他画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 也在这个过程里感受到红色基因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流淌 。
|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本文图片

在马路上作画 , 除了“路” , 陆军觉得更重要的是遇到的人 , “我碰到的很多人都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素质 , 很多人看到你在画他们对你很尊重 , 大家都很热情帮助 。 ”陆军在街头发现 , 热衷打卡小马路和建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 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这些马路、建筑背后的历史 。 陆军说:“爱一座城市和爱一个人一样 , 越了解‘她’就会越爱‘她’ 。 城市就是一些建筑、道路、人流、车流、人际交流中使大家互相熟悉 , 大家会去喜欢‘她’和爱‘她’ 。 ”
编辑 / 孙冲
来源 / 央视新闻
【|上海爷叔回到街头写生 用钢笔水彩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