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慰藉之书》 , [英]大卫·惠特著 , 柒线译 , 青豆书坊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22年5月 。
【孤独|在新词频出的当下,我们如何理解那些最为普通的词语?】孤独
本文图片
电影《书店》剧照 。
孤独是孑然而立的一个词 , 即使被用于向他人诉说 , 仍然带着简朴、独自的美 。 当我们准备“孤独一人”迈向某个深处或面对迫在眼下的威胁时 , 都能感受到它 。 它包含着被抛弃的回味 。 “孤独”一词总让人联想到奇异的终局 。 尤其当欢聚犹在心中回响 , “曲终人散”之后 , 孤独开始定义和生成自己不可逃避的世界 。 花时间独处的第一步 , 是承认我们有多害怕孤独 。
独处是一项艰难的修炼 。 感受一种美丽而困难的孤独 , 是我们步入沉思、拥抱未知的基础 。 孤独首先让我们体会到的 , 常常是阻隔、悲伤和被抛弃 。 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或必须独自面对 , 是一种无处不在、可怕而持久的可能性 , 我们常常下意识地为此感到深深的恐惧 。
无论多长时间的独处 , 都会让人卸去外衣 。 孤独时 , 我们栖于自身的方式和与人相处时并不相同 。 孤独时 , 我们作为一个问句而非肯定句活在身体里 。
孤独的渗透而入教我们重新思量自身 。 一开始 ,我们对自己不耐烦 , 厌倦旧故事的重复;然后慢慢地 ,一小时一小时过去 , 孤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讲述 , 以往某些被忽视的部分张开另外的耳朵 , 我们在寂静中仔细倾听自己 。 为了独处时光的丰盛 , 即使只有宝贵的几小时 , 孤独也会要求我们与沉默为友 。 重要的不是我们如何打发静默 , 而是找到自己独特甚至精彩的独处方式 。
在孤独中栖于静默 , 意味着全部的叙事终止 。 以孤独为始 , 总会通向生涩与脆弱 , 通向让人恐惧的简单 。 那陷于孤独者不去认知 , 也不想知道更多 , 只希望找到任何可能的陪伴 , 只要不是回望沉默之镜中那无知、陌生的自我 。
自我怜惜的一个基本动力 , 就是理解我们对独处的深深抗拒 。
孤独先是让我们对自我心像感到迷惑 , 穿过如是我见的尴尬乃至丑陋 , 达至极点;在某一刻或某一天 ,于不经意的美丽惊喜中 , 一种新的状态生成 , 内在的生命慢慢编织 , 揭晓于天光之下 。
孤独并不一定需要无人在旁;根本的做法是我们让自己独自待着 , 断绝那无休止地试图从细小或繁杂的视角解释与推动故事的声音 。
即使有人相伴 , 一种笼罩的孤独感仍可培养 。 孤独无须身在浩瀚沙漠、宽阔海洋或寂静深山;人类有能力在与他人亲密共居或被世界的繁忙包围时 , 仍感受到最原始、私密的孤独 。 在会议圆桌后 , 在幸福投入的婚姻中 , 在满载乘客、拥挤不堪的船舶上 , 都能感受孤独 。
在最亲密的场合 , 我们总能感受到孤独的艰难:在婚床的暗处 , 相隔一厘米却好像有一千英里的距离;或当我们围坐于拥挤的小小餐桌旁陷入沉默 。 有他人在场时体验孤独 , 也是在理解人之存在的孤单;同时也在体验那种无论我们是否想要 , 都将我们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深刻的物质之流——孤独甚至通过距离感来度量亲密 。
21 世纪初 , 感到孤独或希望孤独的心态显得不合时宜:承认感到孤独似乎是在拒绝或背叛他人 , 仿佛他们不是好的陪伴 , 或者他们的生活不够好玩、有趣以至吸引我们 , 寻求真正的孤独成了激进之举 。 想要独处意味着拒绝某种热情的对话 , 转向了另一扇门 ,另一种不必被人的词汇所定义的热情 。
- |野外发现一条正在沐浴阳光的“森蚺”
- 招聘|在职场打拼,掌握这五个生存技巧,像老油条一样混得开
- 高校|其实,你也能够明白,你现在是很清楚地自己人生的方向的
- 客家人|客家织带!藏在围屋里的古老技艺
- |高价回收:这捆10元大团结留了30多年,当年是“万元户”现在值多少?
- |兴平非遗文化在日本东京展出
- |古诗词内容在抖音受热捧,相关视频一年播放178亿次
- |苏东坡与泸州曾有渊源?四川泸州文旅推出“在泸州·品苏轼”短视频解惑
- |“亲亲闽台缘”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在晋江举办
- |藏在大山深处的古法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