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收获》微信专稿|《无人驾驶》评论:人的突围(王子瓜)

无人驾驶|《收获》微信专稿|《无人驾驶》评论:人的突围(王子瓜)
本文图片

2022-3《收获》
本期《收获》杂志特别推出“科幻专辑” , 五位作家“脑洞大开” , 用幻想构筑未来 , 那些壮丽的“海市蜃楼” , 那些美好的“天空之城” , 映射的却是我们对宇宙、生命、自然、时间、科学、人性等命题的深刻思辨 。 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这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
《无人驾驶》(民啸)
《无人驾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无家可归” , 在智能房车中 , 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走到天边外 , 而同时 , 人的心灵和情感也注定“居无定所” , 无处安放 。
人的突围
——评民啸小说《无人驾驶》
王子瓜
就在不久前 , 谷歌公司的研究员声称他们的人工智能LaMDA已具备人格 。 这个消息可能比事实夸张了许多 , 但是该研究员与LaMDA的对话记录至少说明它完全具有通过图灵测试的能力——七十年前 , 艾伦·图灵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那条影响深远的准则: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 , 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 时至今日 ,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 图灵测试可能只被视为人工智能的诸多“底线”之一 , 不再具备多么关键的参考价值 。 不过LaMDA以及如今人们几乎习以为常的众多AI产品:可以写诗的微软小冰、战胜了围棋冠军的AlphaGo、手机中的Siri、小爱同学等等 , 它们的广泛存在使得这个时代的生活图景已经出现了许多变化 。 以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看 , 这些变化其实非常明显 , 而且发生得十分突然 。 它们意味着科幻小说、电影里的狂想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 。
小说《无人驾驶》可以被看做是这样一种时代氛围的注脚 。 和过去一些经典的同类主题相比 , 《无人驾驶》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 其写作的现实土壤中 , 曾经的幻想不再遥远 , 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 人们对人造人、机器人的恐惧也悄然转变了方向 。 不论是《弗兰肯斯坦》还是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 过去时代的作家所担心的是人造人/机器人直观的危险——它们的力量 , 和它们的非人性 。 《无人驾驶》的忧思则调转了方向 , 机器人比人更像人 , 无论是在思维还是在躯体的层面 。 小说中的“他”也时常会担心机器人的力量 , 但是他并不担心机器人力量的失控 , 即机器人非人性、非理性(也可以说是极端理性)的那一面 , 在流行文化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类想象 , 比如《爱 , 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的《自动化客服》等;与这些相比 , 《无人驾驶》中“他”对机器人威胁的可能来源的想象完全不同:“……无论我们如何对待你们 , 你们也从不违背我们 , 始终像个奴隶一样忍气吞声 , 可假如有一天 , 我说的是如果那百分之二十的人不想再看到我们 , 试图让我们从地球上消失的话……” , 这个想象中 , 威胁的来源与其说是具体的其他人类 , 不如说就是“人性”本身 。 威胁并非程序可能的错误 , 而是程序太过完美 。
【无人驾驶|《收获》微信专稿|《无人驾驶》评论:人的突围(王子瓜)】这种转换之下 , 《无人驾驶》塑造了一个脆弱的、永远在自我怀疑的主体 。 “他”对人工智能威胁的想象在小说中更像是一种无稽的臆想 , 不过是心灵的幻觉 , 真正的痛苦是在这些“更加人性”的“人”的对照下 , “他”的主体性变得脆弱不堪 , 怀疑谁才是“人” 。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问题是“我是个什么?”“我们是什么?”其主体性特征与所置身的社会情况之间关系的呈现 , 很像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一种阐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小说用最多的篇幅去表现“他”的社会处境 , 这种处境就是绝对的孤独 , 没有家人和朋友 , 没有爱情和自然的性 , 就连表面上繁荣的村庄也被发现其实早已空了 。 “他”的周围全是人工智能 , 在它们的映衬下 , “他”同世界的联系与传统生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 。 在这一空荡的社会关系集合中 , “他”只能把残存的精神需求交托给相伴的AI小艾 。 小说终结在再一次“我是个什么”的疑问 , 但是读者可以读出“他”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