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李白写的庐山无人能及,苏轼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千古名篇,谁的意境更高

引言:
在古代,最不缺少的就是文人墨客,他们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才华,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的诗歌流传千年。所以当时存在着很多偷天妙手的高手,在他们的笔中,相同的诗也有着不同的独特魅力。
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妙笔生花的诗人,他被人们称赞为“诗仙”,从他的诗歌中,处处都能看出他热爱祖国山河。他的诗豪迈又奔放,字里行间奇妙无穷,意境非凡,他就是李白,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在李白的那个时代,诗歌的发展最为绚烂,而他又是当朝当之无愧的“诗仙”,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很多都表现出来他丰富的想象力,让人可以从中体验到诗歌的乐趣,就比如李白的一首名作《望庐山瀑布》。

庐山|李白写的庐山无人能及,苏轼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千古名篇,谁的意境更高
文章插图

一、无人能出其右的《望庐山瀑布》
要知道,李白非常热爱唐朝的山河,他常常望着远处的山、山间的水、水中的石,无处不是唐朝山河的景色。每每看到喜欢景色时,李白便开始想象,以至于在他眼中的景致如同仙境,趣意非凡。
李白在游玩庐山时,看见飞流横下的瀑布,随即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一首,提名为《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完美地展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样子,让人们看见这首诗时便能够想象到瀑布的美景。这一首七言律诗完美地展现了李白心中所想,眼中所爱的庐山瀑布。虽然短短四句,但是在字里行间中都能看出李白的浪漫气息。

庐山|李白写的庐山无人能及,苏轼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千古名篇,谁的意境更高
文章插图

极赋想象力的诗句更是将李白所爱的景致描绘得非常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这庐山瀑布的非凡趣味。在这首诗中,李白将庐山比作一个巨大的香炉,太阳照在这个大大的香炉上,意境非常美丽。在半山腰的云雾缓慢浮动,就如同香炉生出来的香烟,让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李白远远地看去时,飞湍而下的瀑布就如同被挂在庐山之上,瀑布如同从三千尺的山顶,飞奔而下,如同璀璨的银河,从天上掉落到人间,为人间的山水增添一番乐趣。这首诗的魅力不仅于此,在用词方面也充满了巧妙。第一句中“生”字,将静景动态化。
生动的描写出景物的活,同时虚实结合,把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想象联系在一起,生动刻画出了景物的“动”。随后,在第二句中,“挂”字又将动态的景物写成静态的,把瀑布看成一幅画,挂在了这庐山的山顶,同第一句结合,便可以达到动静结合的目的。

庐山|李白写的庐山无人能及,苏轼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千古名篇,谁的意境更高
文章插图

以动写静,以静描动,让诗歌增添了不少品鉴的乐趣。这诗的第三句,“三千尺”又夸张地表现出瀑布的湍急,从山顶飞流直下,让人声临其境,似乎看见飞流的瀑布、听见了湍急的水声,同第二句一样,都是在写是认可看见的实际景色。
最后,诗的最后一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利用比喻的手法,将眼前的瀑布比作天上的银河,天上的银河落入到人间,化作瀑布,增添了诗歌的乐趣,同第一句一样都是虚写。
整首诗利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实景和虚景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诗人的想象力,将诗歌刻画成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千古名句。这首诗流传至今,经过无数名人品鉴,无一不称赞其构思巧妙,可以说李白写的庐山成为无人能敌的名诗之作。

庐山|李白写的庐山无人能及,苏轼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千古名篇,谁的意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