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九夏|夏诗九夏八首:竹风秋九夏,溪月昼三更

九夏古诗八首赏读:人如修竹三冬好 , 诗与清溪九夏寒
在古诗文中 , 常常可以看到“九夏”这个词 , 顾名思义 , 肯定是指的夏天 。
但是九夏 , 不单单指夏天 , 至少有三种含义 。
那么这就要从夏字的起源开始说起 。 虽然目前文字最早的实物 , 甲骨文 , 可以见证文字在商朝就存在 , 但文字的起源却更古老 , 所谓仓颉造字 , 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黄帝部落时代 。 虽然当时的字没有流传下来 , 但是从后世夏字的存在 , 可以发现 , 这个字 , 有着蓬勃夏天的美好 , 是人们在夏天的山林采摘果实 , 用手收获 。
夏朝的建立 , 是源于当时小部落“夏后族“ , 是颛顼的后人 , 那么颛顼的领地是在淮河若水流域 , 这里物产不错 。 后来夏后族的启 , 也就是大禹的儿子 , 建立了夏朝 。
夏字本身就含有夏天的阳光雨水充足 , 草木丰盛 , 夏朝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 , 因为后来中国人称”华夏民族“ , 来源于此 。 华 , 是华丽 , 夏是盛大美好 , 是历史存在 , 是传承 , 是无限祝福延续 。
夏 , 有了这个概念 , 再热的夏天 , 中国人也坦然接受沐浴炎风暑雨 , 因为这是丰收必然经历的火热过程和考验 。
安九夏|夏诗九夏八首:竹风秋九夏,溪月昼三更
本文图片

一 , 人文九夏
所以夏的第一个重要的人文概念是指的中国 。 九夏 , 是九州华夏的简称 , 是中国的领地和领土 , 是领土上的人民 。
二 , 九夏的记录最初是用在周朝的礼乐上 。
《周礼》中说 , 凡”乐事 , 以钟鼓奏九夏“有王夏 , 等九个旋律 。
这是什么意思呢 , 就是凡是帝王盛大的出行 , 宴请宾客 , 都要演奏 。
那么这是宣誓皇权彰显威仪的一种 , 何以叫做九夏呢 , 就是因为帝王象征太阳 , 而夏是太阳之属 , 帝王所到如同太阳之盛夏 。
”奏九夏 。 舞云韶 。
迈德音 。 流英声 。
八纮一 。 六合宁 。 “ 魏晋 · 无名氏《晋四厢乐歌三首 其二 食举东西厢乐诗》
这是晋朝皇帝在郊外祭祀的礼仪歌曲歌词 , 是传承周朝的古礼 。
皇帝来了 , 乐师奏九夏的歌曲 , 有人跳着迎接皇帝的云韶舞 。
皇帝的声音洪亮神秘 。 这世界八纮一宇 , 海内安宁 。
看到这里 , 许多人是不是有一种近代似曾相识的感觉 , 小扶桑国常常就那么效忠他们的皇帝 , 经常说什么”八纮一宇“ , 皇帝的声音叫做”德音“ 。
这是咱们老祖宗玩剩下的 , 被小扶桑当做圭宝 。
实际这个九夏歌曲还真是寿命长 。
晚唐的皮日休 , 曾经又制作了一套”九夏“歌曲歌词 。 因为他曾经是唐朝和黄巢两朝的高官 , 所以 , 这个九夏 , 也不知道他是为即将倾颓的唐朝皇帝挽尊 , 还是替新朝的黄巢歌颂 。
不过单单从字面歌词上来看 , 这九夏的歌曲一定恢弘 , 那是帝王和国家的象征 。
像夏日一样热烈 , 像夏天一样长久 。
安九夏|夏诗九夏八首:竹风秋九夏,溪月昼三更
本文图片

三 , 九夏 , 是指的漫长炎热的夏天 。
”北阙三春晚 , 南荣九夏初 。
黄莺弄渐变 , 翠林花落馀 。 “唐初 · 李世民《赋得夏首启节》节录
唐朝的皇帝都在用九夏 , 来形容夏天的到来 , 可以知道 , 九夏形容夏天或者是夏天的代词 , 应该在隋唐之前 。 正是夏天炎热 , 让人感觉漫长 , 才会用九 , 但是也不是虚词 。
因为夏季三月 , 从节气上来讲 , 六节九旬 , 以十日为一旬 , 九旬之夏 , 是为九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