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李白这首诗被传诵了千年,从妇人角度表达思念,太肉麻了

此五言中最短,难在后二句结。——王尧衢诗文|李白这首诗被传诵了千年,从妇人角度表达思念,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说起李白,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小学到大学所接触的古诗文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李白的诗雄奇飘逸,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极具个人主义色彩。他所留下来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也因此被人称为“诗仙”。在他留下的众多视频中,有一首诗被传诵了千年,然而这首诗的内容与李白的形象完全不符,诗文肉麻到直起鸡皮疙瘩根本读不下去。要想真正的了解这首诗,就得先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李白。李白出生于长安元年,他的出生地、身世、家族都没有史料记载,对于他的家世,各种说法都有。李白在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启蒙读书,学习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在李白15岁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写出一些优秀的诗词歌赋。他写的诗歌精彩绝妙,得到了社会上名流的推崇。也正是在这时候,他开始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极其喜爱道教文化,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学习好剑术能当一名侠客,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百姓。诗文|李白这首诗被传诵了千年,从妇人角度表达思念,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18岁时他来到戴天大匡山读书,平日里利用闲暇时间,在四川境内到处游玩,增长不少见识与阅历。到了20岁,他开始走出四川,来到全国各地到处游玩,结交朋友。他原本是想通过结交社会名流,能够进入朝堂为国效力,然而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在游玩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直到李白41岁的时候,他的诗篇被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交给了唐玄宗,唐玄宗这才了解了李白的才华。那与李白的相见中,李白将半生饱学以及对社会的观察。底线的淋漓尽致,唐玄宗立即就将李白封为翰林,专门陪伴在皇帝左右写诗文娱乐。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李白所期待的,他开始对御用文人生活逐渐感到厌倦。而在这时候他受到唐玄宗的宠幸,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妒忌,宫中有一些人经常在唐玄宗耳旁说李白的坏话,久而久之,唐玄宗也开始逐渐疏远了他。诗文|李白这首诗被传诵了千年,从妇人角度表达思念,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最终李白弃官而去,继续开始了他的游玩生活。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回到了镇江,投奔当时在做县令的族人李阳冰。临终写了最后一首诗《临终歌》,便离开了人世,享年62岁。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文几乎都是赞扬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常用想象夸张比喻各种修辞手法,造就了神奇异彩的意境。在他的众多诗篇中,经常是写名山名水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移情于物将物比人。诗文|李白这首诗被传诵了千年,从妇人角度表达思念,太肉麻了
文章插图
从李白的诗篇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豪放洒脱极具有想象力的一位纯爷们儿。然而在他流传的众多佳作中,有一首名叫《春思》的诗,这首诗的写作风格完全与想象中的李白有着千差万别,诗文肉麻到令人起鸡皮疙瘩。诗中的第一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指的是出征之人所在的北部边地的草。秦桑,指的是思妇所在的陕西省一带的桑树。这句的意思实际上就是遍地的小草像碧丝一般青葱翠绿,而远在秦地的桑树却早已茂密的压弯了树枝。这首诗的第一句可以看作是诗中的兴句。诗中是以相隔遥远的两地春天景色起兴。不管是燕草还是秦桑,都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将想象与实景配置在一副画面上。远在秦地的思妇看到桑树茂盛,就开始触景生情,盼望远在燕地的丈夫能够早日回家。以她对丈夫的了解,她也知道远在北方征兵的丈夫看到燕地长出了碧丝般的春草,自然也会想起她,从而萌生回家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