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英雄、反英雄以及吃瓜群众( 二 )


富有魅力的陌生男女关在同一个卧铺间,群众都盼着他们俩好。对姑娘(演员是卡瓦莱罗维奇的第二任妻子卢茜娜·温尼斯卡)来说,她在旧爱新欢之间纠结,爱上第三个人顺理成章,尤其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饰演的愣头青显然不及成熟男人吸引女人。等两人终于露水情一场,群众早忘记看戏了。
突如其来的爱欲和吃瓜现象,在他享有盛誉的十七世纪故事《修女乔安娜》里复活。他将发生在法国卢丹的神父附魔案搬到波兰。格兰蒂神父去偏远地区的修道院驱魔,他连门都没进过,就被修女集体指控为巫师并被火刑处死。这奇案曾被英国文豪阿道司·赫胥黎创作成纪实作品《卢丹的恶魔》。但《修女乔安娜》的重点是后续故事,观众和电影里的吃瓜群众一起关心前来接替格兰蒂驱魔工作的叙林神父是能帮院长修女乔安娜顺利驱魔呢,还是再把自己搭进去。无论是修女们彼此模仿的氛围,群众围观的盛大驱魔仪式,还是群众在小酒馆谈论神父被烧得嗞嗞响或劝思凡修女破戒失身,都有集体加诸个人的压力感,我们自然进入个体的爱欲与自由受宗教环境约束的主题。
基督教的核心是爱,但吃豆子苦修的神职人员感受不到爱,遵守戒律的人被宗教捆绑,爱倒像是与教相悖了。乔安娜爱“魔鬼”才感觉快乐,对她产生爱欲的叙林,更是以“解救她”这一爱与牺牲的名义,请魔鬼转上他身,犯下重罪。在导演精巧的细节设计下,两个无辜死者,比其他群众还淳朴些。神职人员的魔鬼附体,是真实还是大型表演,爱的本质是什么,都开放给上世纪60年代初同样压抑的波兰人自行体会。
戏谑与梦境,现实与幸福
《萨拉戈萨手稿》是大热门,我听到几个姑娘兴奋地谈起“这是一部波兰人用法语写的关于西班牙的小说”,一句话精准概括了奇书《萨拉戈萨手稿》。
这是一场在戏谑、魔幻、嵌套故事迷宫里寻找幸福真谛的冒险。900页书改成电影的难度很大,只要打个瞌睡,就不晓得是谁在讲谁的故事了,它不像《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故事那样独立成篇。但它比以拖延时间为叙事目的的故事“套娃”《一千零一夜》多一些血脉互联的内在结构,导演沃伊切赫·哈斯抓出一条主动脉,囊括与主角阿方索及主题相关的一些故事,凝练,不枝蔓。
【 一代人|英雄、反英雄以及吃瓜群众】阿方索是走进“聊斋”故事的书生,他在层层太虚幻境与男人交谈、与女人缠绵的奇遇和选择,投射了不少活在政治、宗教、经济几重压力下的波兰人的渴望和欲念。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是《一代人》里的龙套,《夜车》里的迷茫愣头青,此次做恪守名誉原则、坐拥两位异教美妻的贵公子阿方索,也算将波兰人从古至今的精神状态穿越时空袒露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