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以非遗为抓手,为美育打开另一扇窗( 二 )


“非遗到底是什么?这不是挂个标签这么简单,非遗的背后就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象征。人们总说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明没有断过,非遗就是很好的证明与表象。”李波表示大力发展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彼此有许多可融合的空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直以传播海派文化的非遗为责任,通过跨地域的帮扶,让各地的非遗有交流融合机会。比如近几年来,学院帮扶云南做了10个研培班,其中就包括了云南彝绣。据李波介绍,学院的老师特地到云南去研究彝绣,在田间乡间寻访绣娘。“我们的老师把当地比较淳朴的彝绣和代表我们海派文化的江南丝绸结合在一起,在墨绿色的丝绸针织服饰上,绣上比较粗犷的彝绣,这种结合很有创新意义,也产生了很好的市场价值。”
接下来学院还将与甘肃酒泉的阿克塞自治县进行文化交流,把当地的哈萨克族非遗与海派文化相结合。李波表示,哈萨克族马上文化的豪迈壮丽和我们海派文化的委婉细腻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哈萨克族的文案服饰很有特色,而且工艺都是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我们希望利用上海的资源帮助他们进行宣传和策划,对于推广他们当地的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李波说,“如今全球依然在新冠疫情中,旅游不方便,但其实阿克塞有许多风景绝美的地方,也有很迷人的当地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非遗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国人了解那里,去那里旅游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李波|以非遗为抓手,为美育打开另一扇窗
文章插图
2020年云南省玉雕技艺研培班学员在美院上实操课
创新与融合助力非遗产品走向市场
【 李波|以非遗为抓手,为美育打开另一扇窗】谈到非遗,人们通常聚焦的是传承,李波院长则认为,创新对于非遗来说同样重要:“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瓷器,它的工艺属于非遗的,如果没有创新,那么这个工艺就永远停留在瓷器上,很难有突破和发展的空间,那么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生命力又在何处呢?所以传承和创新是一体的,相辅相成的。”
非遗源于生活,它的传承和发展也必然要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李波举例,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烘焙或者烹饪,他们会用到一些器皿,而有些器皿的工艺其实就是非遗的一部分。“非遗的元素需要优化更新,它们不仅仅是供人欣赏的,也能作为各种物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与生活相融合,那么非遗就在我们潜移默化的文化当中传承下去了。”李波说,“传承如果不具备创新精神,那么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但是如果能够跟上时代,融入生活,那么这种传承就会顺畅得多。”
李波表示,如今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传承非遗工艺时,时常有许多创新的点子在其中,比如去年全民抗疫,有位女孩就在瓷器盘子中用非遗工艺刻上了李兰娟这样的抗疫英雄,这种主题和创意就非常符合时代精神。“所以我们的非遗体验课程,经常会结合制作一些实用的物件,比如项链、饰物、厨房用的盘子器皿,尽力将非遗的工艺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学院也在融合市场与大众生活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在传统的非遗理论课程以及专业技能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品牌策划与运作、新媒体运营类的课程,满足时代赋予非遗传承人群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力的要求。
近年来,学院在非遗传人的培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中一些培训班就是将上海本地不同专业的非遗传人们聚集在一起接受培训。“他们擅长的专业不同,但是在一起培训经常能碰撞出许多创意的火花,比如传统的香囊和毛毡工艺结合,做出了毛毡的香囊,这种结合还是很多的,因为文化本身是相通的。”李波表示,未来学院还会邀请其他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到上海一起培训,“我们也计划将哈萨克族的非遗传承人邀请到我们学院来,和我们上海本地的一同培训,在资源碰撞、创意碰撞之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呢?我个人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