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娣|说话的艺术 ——听贾母讲“笑话” | 笑话( 二 )


但尤氏等人岂可放过这个“糟践”她的好机会,都笑她:“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此时,最妙的是薛姨妈,她用一句“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既赞扬了贾母的笑话,又轻轻松松结束了这个笑话。薛姨妈是凤姐儿亲姑妈,也是贾府客人,最通人情世故。她调教出的女儿宝钗,人人跟前都怕失于应候。此时,只有薛姨妈最适合对贾母这样一个稍显尴尬的笑话进行评价。既然贾母喜欢“应时应景”,薛姨妈也顺势而为,夸赞贾母的笑话对景发笑。不言而喻,这个“景”指的是尤氏李纨等人和凤姐儿妯娌之间的笑嘲。薛姨妈一句话既奉承了贾母、响应了尤氏等人,又使凤姐儿避免了回应尤氏等人的尴尬。对薛姨妈的好意,凤姐儿岂能不知。接下来凤姐讲的两个笑话无一不是在呼应薛姨妈的“对景发笑”。
凤姐儿的第一个笑话是专门取悦贾母的。贾母年老,最喜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凤姐儿投其所好,说一个数代同堂大家庭也过元宵节,并挨个把人员辈分细列一遍,一时花团锦簇。贾母果然高兴,催她讲下去。凤姐儿却戛然而止,说一大家人团团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这个笑话乍听虎头蛇尾,结尾冰冷无味,其实不然。凤姐儿把一个笑话掐成两截,中间插进另外一个笑话。聋子只顾抬炮仗,不防有人偷偷点燃。聋子听不到炮仗的声音,只抱怨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有人催问第一个笑话的结尾,凤姐儿旋即把笑话中的大家庭拉回到眼前的生活,说第二日年节已过完,自己忙得顾不上下面的笑话了。言外之意,那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不是无中生有,就是眼前的贾家,这种无形的恭维让贾母更为高兴。同时,夜已深,最会审时度势的凤姐儿知道贾母疲乏,顺着第二个笑话提议大家也“聋子放炮仗——散了”,真是应时应景,惹得众人大笑。贾母也笑凤姐儿“越发贫嘴了”,再次呼应自己所讲第十个媳妇嘴乖受宠的笑话。
同样用“笑话”邀宠,贾赦就远不如儿媳王熙凤。中秋家宴击鼓传桂花,轮到贾赦,讲“笑话”讽刺一位母亲偏心,生病本该针心,但因为心偏太甚,只针肋条即可。贾赦本是荣国府长子,但贾母心爱小儿子贾政,让他当家。再加上贾赦本身行止有亏,甚至算计贾母近身丫鬟鸳鸯,惹得老太太愈发不喜。当日家宴,贾政再次先机占尽,第一个讲笑话讨得贾母欢心,又拿宝玉的诗向贾母献宝,让老太太更加欢喜。新妒旧怨一涌而上,贾赦脱口而出的“笑话”是其心声的自然回响,透露出他对母亲的不满和对兄弟的嫉恨。在贾府这样的封建大家庭中,“孝悌”二字应该是治家之本。难怪贾母勉强吃了半杯酒,过了半日,才笑说自己也得针一针。贾赦听了有点着忙,但并无羞愧之意,最终母子二人的隔阂也未消除。
贾母偏心是事实。但这个偏心贾母自己可说,贾赦则不可说。贾母用“笑话”笑嘲自己偏心凤姐儿,尤氏李纨等人只敢顺着贾母笑话凤姐儿,无一人敢说贾母。贾赦借“笑话”讽刺母亲,暴露出狭窄的心胸和对母亲的忤逆,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笑话”。情商低的人运气也差。贾赦离开宴席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脚崴了。

作者:王改娣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来源:文汇笔会
【 王改娣|说话的艺术 ——听贾母讲“笑话” | 笑话】*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