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原文翻译赏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全诗的意思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原文翻译赏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全诗的意思

文章插图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作者】: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
【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
【注释】:⑴潇潇:风雨之声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原文翻译赏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全诗的意思】⑵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
⑶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 。霜风,秋风 。凄紧,一作“凄惨” 。
⑷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 。是处,到处 。红,翠,指代花草树木 。语出李商隐《赠荷花》诗:“翠减红衰愁杀人 。”
⑸苒(rǎn)苒:渐渐 。
⑹渺邈:遥远 。
⑺淹留:久留 。
⑻颙(yóng)望:抬头远望 。
⑼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
⑽争:怎 。
⑾恁(nèn):如此 。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
【赏析】: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 。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 。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
词的上片写作者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 。一开头,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用“对”字作领字,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洗”字生动真切,潜透出一种情心 。“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仿佛使人听到了雨声,看到了雨的动态 。接着写高处景象,连用三个排句:“渐霜风凄惨,关何冷落,残照妆楼 。”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畴《侯鲭录》) 。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所写的每一个景色里,都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 。这三句由“渐”字领起 。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凉 。“关河”星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忧郁伤感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这两句写低处所见,到处花落叶败,万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 。这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变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许多感触,何况又是他乡做客之人 。作者却没明说人的感触,而只用“长江无语东流”来暗示出来 。词人认为“无语”便是无情 。“惟有”二字暗示“红衰翠减”的花木不是无语无情的,登高临远的旅人当然更不是无语无情的,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对长江水的指责无理而有情 。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