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聆听蟋蟀:我们都是哑孩子|周末读诗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
(把它带走的是蟋蟀的王 。 )
在一滴水中 ,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
我不是要用它来说话 ,
我要把它做个指环 ,
让我的缄默 ,
戴在他纤小的指头上 。
在一滴水中 ,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
(被俘在远处的声音 ,
穿上了蟋蟀的衣裳 。 )
——(西)洛尔迦《哑孩子》(戴望舒 译)
撰文 | 三书
01
蟋蟀入我床下
/ /
《促织》
(唐)杜甫
促织甚微细 , 哀音何动人 。
草根吟不稳 , 床下夜相亲 。
久客得无泪 , 放妻难及晨 。
悲丝与急管 , 感激异天真 。
/ /
我们都听过蟋蟀的叫声 , 或在野 , 或在宇 , 或在户 。 随着蟋蟀鸣声渐近 , 夏天便渐远 , 秋意则渐浓了 。 当蟋蟀入我床下 , 夜间寒气更将一片肃杀 。
蟋蟀也叫蛐蛐 , 在古代又叫促织 , 另有很多名称 , 比如吟蛩、寒蛩、斗蛩、趣织等 。 古时里语曰:“促织鸣 , 懒妇惊 。 ”听见蟋蟀叫 , 懒妇才惊觉天已凉 , 要加紧织布备冬衣了 。
上面这首《促织》 , 写于公元759年秋天 , 当时杜甫携家眷避难 , 客居秦州 。 据说 , 在甘肃天水一带 , 蟋蟀还有一个俗名 , 叫“黑羊” , 不知何故 , 也许形似吧 。
蟋蟀鸣声该怎样描写?杜甫在诗中这样说:“促织甚微细 , 哀音何动人 。 草根吟不稳 , 床下夜相亲” , 不愧是诗中圣手 , 五言四句 , 刻画细入毫发 , 精准微妙 , 比我们听到的还要好 。
“促织甚微细” , 此一微细 , 既指促织之为物 , 亦言蟋蟀之鸣声 。 促织不过是天地间之微物 , 其鸣声也微细 , 而那哀音却能深深触动人 。 草根间露寒霜冷 , 蟋蟀鸣声断续不畅 , 故曰“草根吟不稳” 。 “不稳”一词 , 传递出诗人的心疼 , 我们读这句诗 , 也能感觉到蟋蟀的楚楚可怜 。
“床下夜相亲” , 似乎两个孤单无助的人 , 寒夜漫漫 , 相偎取暖 。 并不是身体相偎 , 蟋蟀与诗人 , 一个在床上 , 一个在床下 , 是心与心相依 。 诗人聆听蟋蟀的时候 , 蟋蟀也在聆听诗人的聆听 。
怎么知道?只要用心听过 , 你就会知道 。 几年前我住在山里 , 很原生态 , 宿舍开门见山 , 每天都有不速之客:蜜蜂、蝴蝶、蜻蜓、七星瓢虫 , 还有各种不知名的惊艳生灵 , 也有蟋蟀 。 秋天的傍晚 , 阳台洗衣机背后唧唧几声 , 夜深人静 , 鸣声又从床底下传来 , 异常清晰 , 几乎看得见 。 屏息潜听 , 也不算潜听 , 蟋蟀觉察到我在听时 , 会突然停下 , 我们之间便有瞬间的静止 , 瞬间的合一 。 于是我移开注意力 , 假装睡去 , 它又开始细细地叫 。 很快 , 我们之间变得默契 , 仿佛我在以它的鸣声寂静 , 而它在用我的寂静发声 。
与蟋蟀“夜相亲” , 对于闲居的我 , 是生之乐趣 , 对于逃难的杜甫 , 则是生之伤心 。 “久客得无泪 , 放妻难及晨” , 战乱以来 , 流离失所 , 久客天涯 , 虽一介人身 , 朝不保夕 , 与蟋蟀何异!不仅诗人 , 他的老妻亦难稳睡 , 夜半醒来 , 二人垂泪相对 。
“悲丝与急管 , 感激异天真” , 结局洒然而叹 , 世间乐器如丝管者 , 虽亦哀切激昂 , 然终不如促织的天籁更为真切动人 。 风萧萧兮秋气深 , 无告、无望的诗人 , 也只得与促织相亲了 。
此诗咏物 , 还是写情?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 咏物或是写情 , 对于杜甫 , 从来都是一回事 。
白居易|聆听蟋蟀:我们都是哑孩子|周末读诗
文章图片

元 倪瓒《枯木竹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