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涨潮日》有感,早年坎坷经历,写下怎样感人至深的清澈作品( 二 )



人生|读《涨潮日》有感,早年坎坷经历,写下怎样感人至深的清澈作品
文章插图

对于隐地来说,战争的动荡,家庭的离乱,乱世的迁徙,都不足以压制他生命的伟力。不仅不曾压制,反而刺激了他生命的反击。一九三七年出生的隐地,历经沧桑与坎坷,他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有凄楚的开头,有曲折的过程,有辉煌的高潮,也势必会有完美的收尾。通过他发自内心的一篇篇文字,隐地的一生,打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反击战。我在《我的九零年代》一文的末尾见到了真挚且善良的隐地,“文学是一座花园,行人匆匆,你或许没有时间进到花园逛逛,但只要你肯光顾,我会把作家的心血结晶献给你,读一篇散文,诵一首诗,或看一部小说,都是人生至高至美的享受”。这样一个辛勤的园丁,用仅有一次的生命深深地挚爱着文学,他笔下流露出的素朴文字,怎能不荡人心魂?陶行知说过的,“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人生|读《涨潮日》有感,早年坎坷经历,写下怎样感人至深的清澈作品
文章插图

隐地的文字,就像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清泉,悄无声息地流进我的心田,涤荡了我在尘世里蒙受许久的尘埃,提醒我须臾不可忘了刚踏上人生之路时对彼岸理想的不断眺望,眺望之余,更要对理想有持续一生的坚守。讲述六十年代时,隐地写道:“如今,时间像一列永不回头的火车,有些人的名字走进了历史,有些人的浪头已经为后浪淹没,人生的高浪原来稍纵即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价值多元且令人目不暇给的全新资讯时代,属于我们的素朴年代已如大江东流水,一去不复返。”遇到这样的文字,我心里生了不小的感动,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相逢的刹那间,我忍不住遁入回忆里。就社会的形态及开放程度来说,台湾的六零年代像极了大陆的八零、九零年代,一切都是那么清澈简单,没有功利化,没有世俗化,文学还有着相当的号召力,理想还是一个可以令人肃然起敬的词汇。

人生|读《涨潮日》有感,早年坎坷经历,写下怎样感人至深的清澈作品
文章插图

我是个80后,这样的社会情态,只是我记忆里模糊又无法定位的一个大体印象而已。在物质欲望日益膨胀,在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日,那个原本属于我们的素朴年代,多么值得怀念,亦或者说,多么值得守护!写此等文字的人,读这般文字的人,大多是恋旧的理想主义者,心中装着过去,心中盼着未来。刹那的动情过后,是理智的思索,思索着未来的前进之路。对任何人来说,回忆过去,都是为了更好地奋然前行。隐地说道:“好奇心是我们活着的动力,在文学动力的驱使下,以愉悦的心情前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出一条自在的路。”这样的呼唤,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不啻于一份亲切的召唤,召唤他们加入到强者的行列中来。

人生|读《涨潮日》有感,早年坎坷经历,写下怎样感人至深的清澈作品
文章插图

而今,已年近八旬的隐地,仍在文学的花园里默默耕耘着,也用自己的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也用自己的手,拽住文学后进们的衣角,让他们不至于弃文学而去,让他们更加坚信文学带给人生的非凡意义。“若有年轻热爱写作的朋友写信给我,也总设法回信,一封信,有时等于埋下了一颗文学种子。”读过《涨潮日》,文学的种子正悄悄地发芽,也衷心祝愿尔雅出版社在风雨兼程中愈发枝繁叶茂,直插苍穹。作者/张家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