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98岁黄永玉《走读》到上海:“怕是100岁之前没时间玩了”
中学时读《比我老的老头》 , 觉得这个80多岁的老头真有趣;没想到当读者都从少年走向中年 , 这个老头却从90岁开始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 从家乡《朱雀城》写起 , 第三部《走读》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书中主人公张序子 , 从少年长成了青年 , 从凤凰走到了上海 。 所有人都在长大 , 但不是老去 , 包括98岁的作者黄永玉 , 他还在写 。
本文图片
《走读》的故事发生于上世纪40年代 , 一个靠木刻为生的年轻人 , 只身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 , 以后的日子 , 吃的、住的、穿的 , 就只能全凭勇气、运气、力气了 。
娶妻成家之后 , 张序子货真价实地进入了一个成人世界 。 在大上海 , 贫穷是翻倍的 , 胆寒是翻倍的 , 谨慎是翻倍的 , 用力也是翻倍的 。 《走读》专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贫穷的青年木刻家的日常生活:怎么投奔朋友 , 怎么得到第一笔稿费 , 怎么买到一双经穿的鞋 , 怎么租到一间市区的屋子而又不堪重负……
《走读》 ,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 , 类似“北漂” , 用浪漫的说法 , 就是一首“流浪艺术家之歌” 。 对于从“乡下”来的张序子 , 在“城里”过马路都是难题 , 车水马龙 , 举步维艰 。 挤不上公交车 , 有个大他几岁的朋友鼓励他:“别看汽车上人多 , 挤一挤就松了 。 ”这个人生秘诀 , 似乎在今日大城市的早高峰地铁上依然成立 。
黄永玉的人生 , 素材足够精彩来写自传体小说 , 这才让我们得以跟着张序子的脚步 , 回看个人史和家国史紧紧缠绕的那个年代 。
黄永玉12岁离开家乡 , 不久抗战全面爆发 , 他就开始了一个人的漂泊 , “靠捡拾路边残剩度日”;三次从日本人的炸弹下捡回性命;和一船舱尸体同行 , 险些被抓“壮丁”……这样的环境下 , 是如何成为艺术家的?他说:“我是自己培养自己 , 自己把自己养大 。 一边走一边捡 , 知识也好 , 吃的也好 。 ”
“活得这么老 , 常常为这些回忆所苦 。 ”黄永玉在《走读》中有一段自况:“我也不清楚 , 一辈子不晓得从哪里得到和敏悟 。 上当倒霉之后不叫痛 , 甚至不当是一种教训 , 把自己的傻行当作笑料去取娱朋友 。 更不做借酒浇愁的表演 , 让朋友来分担我的小小疼痒 。 ”
这大概就是“无愁河”的来历 , 尽管从小到大满是哀愁 , 但他总是要向前走的 。
本文图片
【黄永玉|98岁黄永玉《走读》到上海:“怕是100岁之前没时间玩了”】黄永玉在《走读》中这样描述张序子 , “他这辈子注定住在‘童话’隔壁 。 他谁都不像 。他不是孤雁 , 从未让谁抛弃过 。 不是驴 , 没人给套过‘嚼口’ 。 不是狼 , 他孑然一身 。 不是喜鹊 , 没报过喜 。 不是乌鸦 , 没唱过丧歌 。 ” “张序子是个什么都不像的动物——鸭嘴兽 。 鸭子嘴巴 , 水陆两栖 , 全身毛 , 卵生 , 哺乳……最跟生物学家调皮捣蛋的就属它了 。 ”
能把自己比作鸭嘴兽 , 也只有黄永玉了 , 和当年那只猫头鹰 , 似乎是一个系列的 。
很多年以前 , 一个前辈兼朋友就对十几岁的黄永玉说过这样的话:“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小说 , 取名《块肉余生记》(即《大卫·科波菲尔》 , 林琴南译本) , 写一个小孩成长的复杂故事 。 我觉得这书名送给你更为合适 , 你才是货真价实的‘块肉’ 。 ”
幸好 , 无论日子多么苦 , 黄永玉都有着统一、强大的幽默 。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小说$6本男主假高冷小说,强推《镇河》好好笑,作者脑洞未免也太大了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
- 打火机与公主裙@「推文」《我的城池》《打火机与公主裙》|校园甜文|痞帅x乖乖
- |茅奖小说《暗算》出版20年,精装版归来继续密码和人心全解密
- 康有为#除了《美的历程》,还有这些李泽厚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