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一流的小说常常拍不出一流的电影,一流的电影往往改编自三流的小说

作者 / 周燚
马尔克斯说:“一流的小说常常拍不出一流的电影 , 一流的电影往往改编自三流的小说 。 ”从历史实际来看 , 规律大致如此 。
《肖申克的救赎》《教父》《阿甘正传》《霸王别姬》等一流电影 , 很多是改编自二流三流的严肃小说或通俗小说 。
小说《活着》等在中国当代文学里算不错的 , 但放在世界文学的横轴来比较 , 离一流小说的水平就比较远了 。 鲁迅的中篇《阿Q正传》放在世界文学史可算一流小说 , 而《狂人日记》这样的短篇放在西方现代主义小说里面 , 则只能算正常水平了 , 更不要说和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这些意识流作家的大长篇比 。
Netflix西班牙语剧《毒枭》在拉丁美洲取得成功后 , 又宣布要把《百年独孤》拍成剧集 。 这是难度多大的工程呀!这意味着要用剧集的叙事把魔幻实现主义影像化 , 尽管《百年孤独》不是说没有情节 。
电影可以是“非连贯”的叙事 , 比如新浪潮电影、比如王家卫的电影 , 而剧集必须是连贯的叙事 。
莫言说:“小说家为影视提供的不仅是故事情节 , 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意境、思想价值、文学艺术的意蕴 。 ”
一流的小说常常拍不出一流的电影 , 根本原因在于“材质”的区别 。 小说的审美是文字的审美 , 电影的审美终究是影像的审美 。
传统小说的影视改编
中国传统长篇小说和西方传统长篇小说 , 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 而不适合改编成电影 。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约100万字 , 有一个版本的《战争与和平》电影是苏联人自己拍的(1966年苏联上映) , 影像为了较为完整地呈现原著 , 该片分四部上映 , 共计427 分钟 , 耗费巨资 。
戏剧|一流的小说常常拍不出一流的电影,一流的电影往往改编自三流的小说
文章图片

武侠小说继承的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传统 。 金庸的小说 , 长篇的比中篇的写得要好 。 电影受时长所限不能面面俱到 , 电视剧改编呈现的效果普遍比电影要好 。 金庸的小说 , 手法上“戏剧特点”明显 , 每一章节都可以看成是一幕舞台剧 , “空间感”极强 , 这种“空间感”天然地适合影视拍摄 , (金庸小说翻拍次数多可能也与这个因素有关) 。 港台和内地中几部拍得还不错的金庸剧 , 赶原著的“味道”还是差太多 。 原著深刻的主题、深厚的文化意蕴 , 影像化很难呈现出来 。
古龙的小说 , 很多不是按传统章回体来写的 , 古龙受西方现代小说的影响比较大 , 是“欧化”的小说叙事 , 温瑞安称古龙是“武侠中的海明威” 。 邵氏拍古龙电影时 , 倪匡改电影剧本时很容易 , 而港台或内地把古龙小说翻拍成电视剧时 , 剧本则要做大量人物、情节的扩充 。
因为空间的调度 , 戏剧改电影天然地要比小说改电影容易得多 。
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 , 每部戏剧大约在6万字——10万字之间 , 舞台演出时长大约在2—3小时 , 改成电影时长约在1小时——2.5小时 。
【戏剧|一流的小说常常拍不出一流的电影,一流的电影往往改编自三流的小说】各国对莎翁戏剧的电影翻拍 , 很多作了故事背景的改动 。 比如黑泽明的《乱》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灵感 , 影片故事则取自日本战国时代的一段寓言 。
很多英国电影翻拍莎翁戏剧时 , 十分忠于原著 , 为了台词美感 , 保留了莎翁文本中大量的原对话 , 但仍然表现不出原作里那样的伟大和深刻 。
欧洲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时期 , 大量名家的小说都在后来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 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莫里哀《伪君子》、歌德《浮士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大仲马《基督山伯爵》、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等等等等 。 但成为一流电影的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