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岗镇|大杂居小聚居:以六枝木岗先秦聚落遗址群为例

距贵州六枝特区县城东侧34公里的木岗镇 , 北靠普定县 , 东北与安顺相交 , 东南与镇宁接壤 , 西部毗邻落别、大用镇 , 境内布依、仡佬、黎、苗等多民族聚居;地势上东部为平缓的丘陵地段 , 中部平坦开阔 , 现为该地主要的粮油种植和生产基地 , 是全市万亩大坝子之一 。
木岗镇|大杂居小聚居:以六枝木岗先秦聚落遗址群为例
本文图片

木岗洞穴遗址群分布位置图
平坦开阔的木岗中部地区 , 其内分布有较多小山丘 , 山丘间有小径相通 , 把整片坝子化成大小不等的数千块田地 , 随地势高低不同呈错落状延绵起伏;田间地里栽种着不同种类的庄稼 , 待收获季节 , 随处可见脸上挂着笑容但忙碌着的人群;谁曾想 , 就是这一方土地 , 在数千年前就开始养育着当地的原住民 。
木岗镇|大杂居小聚居:以六枝木岗先秦聚落遗址群为例
本文图片

木岗镇|大杂居小聚居:以六枝木岗先秦聚落遗址群为例
本文图片

遗址近景遗址群远景(局部)
2013年2月底 , 随着六盘水市文物调查的深入 , 考古人的步履终于踏上了木岗这片土地 , 经他们对众多小山丘半腰或脚下形态各异的洞穴调查 , 发现18处商周至战国时期洞穴遗址;遗址分布密集 , 主要集中在底岗、底簸、瓦窑等地 , 最小遗址间距不过百米 , 甚可见不足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数处遗址密集分布 。
所发现遗址皆为洞穴遗址 , 洞穴多分布在圆形或尖圆形的独立小山丘半山腰或山脚位置 , 其形态既有圆形和不规则形 , 亦有形似偏岩的洞穴 , 在洞穴的上部多见大片白岩 , 其上极少有树木生长 , 从远处观之 , 很容易辨识洞穴所在 , 这为调查带来了极大便利;洞外地势平坦 , 视野开阔 , 洞口距地面大多不高 , 其与地面有缓斜坡相连 , 于洞口处多有现代坟墓分布 , 堆积主要分布在洞口或洞外侧的土地内 。
堆积中包含有陶片、打制石器和动物骨骼等遗物 , 部分洞穴的岩壁上有几何形、动物、人物等图案的岩画分布 , 但岩画的年代可能与洞内采集到陶片所代表遗址的年代不尽相同;毕竟条件较好的洞穴可能会在不同时期为人们所使用 , 也就会产生不同时代的堆积 , 这也使得洞穴遗址的年代不会局限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段 , 人类的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 , 体现在洞穴遗址上亦然 。
木岗镇|大杂居小聚居:以六枝木岗先秦聚落遗址群为例
本文图片

木岗镇|大杂居小聚居:以六枝木岗先秦聚落遗址群为例
本文图片

木岗镇|大杂居小聚居:以六枝木岗先秦聚落遗址群为例
本文图片

上图:老高洞遗址商周时期陶片
下图:簸箕塘遗址战国时期陶片
陶片均为夹细砂陶 , 部分胎土中羼和有细砂石颗粒 , 陶色有黄褐、灰褐、黑灰、黑褐、酱褐、红褐等 , 以黄褐色为主 , 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戳印篦点纹、圆圈纹、划纹、波浪纹、压印纹、乳钉纹等 , 器形仅见平底器 。 由上观之 , 木岗地区商周时期洞穴遗址内采集到的陶片纹饰极为丰富 , 且有部分多种纹饰组成的复合纹饰 , 可知当时人类制作陶器的技艺得到大幅提高 , 人们已初具对美感的追求;而同时在遗址内采集到的螺丝壳和动物骨骼 , 则说明当时人们的生计方式应有采集、渔猎等;采集到的打制石器较少 , 且皆较小 , 不见大型的砍砸器或刮削器 , 这与新旧石器时期以大型打制石器为主相区别 , 这是否说明他们的生计方式发生了些许改变 , 我们还需找到更多的资料来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