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野地灵光》分享创作心路,作家李兰妮记录走进精神病院的日子|紫牛荐书| 潘凯雄

作家李兰妮1988年罹患癌症,后经历多次手术与化疗。2003年初,确诊抑郁症。抑郁症让李兰妮感受到了活着比死去更加艰难。她开始了艰难的自救——恶补各种专业知识,尝试药物疗法、宠物疗法等。慢慢地,她也从病人成了抑郁症相关领域的半个专家。然而,李兰妮始终没有局限于“自救”,还着意于“救人”,孜孜不倦地做着抑郁症领域的普及工作,也同样是自救与救人的双重动力,促使李兰妮先后以患者身份走进广州市惠爱医院、北医六院。《野地灵光》这本书便记录了李兰妮的住院治疗过程以及对精神病院的观察,呈现出精神病人的苦痛和生活状态;对精神疾病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深入思考,并大致梳理了世界精神医学史以及中国精神病院百余年历史的重要节点。在这个过程中,也揭开精神疾病领域的种种误区,展示当今国际精神健康的进步理念。
【新书《野地灵光》分享创作心路,作家李兰妮记录走进精神病院的日子|紫牛荐书| 潘凯雄】新书《野地灵光》分享创作心路,作家李兰妮记录走进精神病院的日子|紫牛荐书| 潘凯雄
文章插图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野地灵光”
1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爱是旷野的一缕光:记录精神病院的日子——《野地灵光》分享会”。在分享会上,李兰妮也简单解释了书名“野地灵光”的含义——“说到这个‘野地’,我住在精神病院的时候,大家会有一种无助感,你不知道应该怎么求救,应该怎么走出去,有一种苍茫,有一种荒凉。后来我去查字典,‘野地’是未开垦的,还不太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他就是身处于旷野。这块地也算野地。说到‘灵光’,我曾经看到过,最早在中国尝试做精神疾病的教育和治疗的这些医生,他们有这么一种志向:病人肯定心里头都是感到绝望的,都会感到非常茫然,医生、护士必须用心灵之光去照亮病人的道路,这样才能达到帮助人的目的。所以连起来就叫‘野地灵光’。”
新书《野地灵光》分享创作心路,作家李兰妮记录走进精神病院的日子|紫牛荐书| 潘凯雄
文章插图

分享会采取线上分享的形式。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家李兰妮,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潘凯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医六院)教授黄悦勤以及媒体人、《渡过》系列图书作者张进,围绕李兰妮新书《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向公众分享精神疾病的常识、精神病院内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故事。据主办方介绍,举办本次分享会,意在凝聚社会范围内的更多善意,减少大众对于精神病院、精神疾病的诸多误解,为旷野中的人们带去一缕光。
新书《野地灵光》分享创作心路,作家李兰妮记录走进精神病院的日子|紫牛荐书| 潘凯雄
文章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对李兰妮《野地灵光》这本非虚构作品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作者李兰妮深入到精神病院内部,切身体验、感受这个庞大人群的真实处境,这种写作精神令人感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野地灵光》,则是期望展示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他们面临的诸多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唤起更多的关注。
在生命面前,在生死之间,文学算什么?
文学评论家、出版人潘凯雄高度肯定了《野地灵光》的社会价值,“对这样一个题材,对中国这样一个现状来说,它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它的文学价值”。“我一再强调,虽然它是很独特的文学,但是在人的生命面前,在人的生死之间,文学算什么?……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文化环境,有对这个病的合理认知,这种不必要的悲剧会少很多,这是这本书,是兰妮做的最大价值。”
潘凯雄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是李兰妮写抑郁症经历的第一本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终审编辑。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李兰妮的写作。作为出版人的潘凯雄称能出版李兰妮的作品是一种幸运,“从一个编辑、从一个出版社的立场来说,能够遇到这样的作者,能够遇到这样的题材,其实都是一种幸运”,“她真是拿命在写……她的作品是生命之书,整个写作是一种搏命的过程……我可以剧透一下,每一部作品写完的时候,她病情都要大爆发一次,都是蛮吓人也是蛮残酷的事情。”也因此,谈到《野地灵光》,潘凯雄表示自己情感复杂。“这是她的第三本关于抑郁症为题材的作品,每次写作,都对她自己的健康、对她自己的损伤非常之大。说实话,打内心想,第一本写完之后不想让她再写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