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文|慕亭衣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空前绝后的人,而此人所著的《道德经》更是一本千古绝伦的书。
《道德经》原名《老子》,汉代的河上公所著《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为《道经》37章,《德经》44章,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德经》作者为老子(又名老聃,名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孔子同属一个时代,但年龄长于孔子。老子曾任周王室藏书管理者。相传,《道德经》一书写于他归隐时,途经函谷关,守将尹喜向他问道,于是老子才留下这部《道德经》。
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文章插图
《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著作,是我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它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文约意丰,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内容涉及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科学、宗教等诸多领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居于众人所不齿的卑下污浊之地,因此它最接近于“道”。
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文章插图
至善之人能谦卑自处,内心深沉宁静,与人为善,说话真诚守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专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唯其有谦卑不争的美德,所以他才不会出现过失。
老子认为水至善,它甘心居下,谦卑自处,它柔软无比,但同时坚强有力。
老子认为它最接近于道。大道正如水之无定形,曲折隐晦,大道正如水之柔软,曲申自如,方圆自如。所以说“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文章插图
正因为圣人像水一样,低调谦卑,内心沉静,与世无争,所以他不会与人产生矛盾。
所以,做人做事,光凭满腔热情和意气风发是远远不够的,凡事应该沉住心气,沉稳而行,欲速则不达。
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文章插图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文章插图
精神和形体合而为一,能够做到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够做到像婴儿一样吗?清除杂念反观内心,能够做到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做到无为而治吗?耳目口鼻感受外界,能保持沉静平和吗?
明白通达,能够做到大智若愚吗?自然大道就是如此化生繁衍万物。创造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却不自恃有功,长成万物却不把持主宰。这就是最高深的德行。
上善若水|《道德经》: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文章插图
老子以自然大道为源,说明道之存在,修德之必要。作为天地之间的人,就该法天效地,从自然大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中得到启示,循自然之理以应人事物事,做到不自以为是,不自恃其能,不居功自傲,不强加于人,不勉强为之。
王弼说“明白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之,则万物自化。”
圣人的明白四达,也许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但至少是我们修养自己的一个标杆——为了活得更好,活出一种境界,减少尘世喧嚣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