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潮|史达祖最豪迈的一首《满江红》,写中秋夜观潮盛景,成为千古佳作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夏,韩侂胄在定议伐金之后上书宋宁宗,之后岳飞追封为“鄂王”,第二年四月,又追论秦桧主和误国之罪,改谥“谬丑”。史达祖当时作为韩侂胄的幕僚,心中自有一杆子秤,对岳飞恢复名誉,自然是高兴的。
开禧元年(1205年),史达祖来到杭州,这年中秋,他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去观看了钱塘江大潮,瞬间被潮水的浩大声势所震撼,回来后心有所感,写下了一首《满江红·中秋夜潮》的千古佳作。
史达祖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词人,其词风细腻婉丽,继承了秦观、周邦彦等人的风格,但其实,两宋词人,很多都是不仅仅限于一种风格,像史达祖这首中秋夜观潮的《满江红》,就写的豪气纵横,铿锵有力,让人读来不禁鼓起胸中的一份豪气。词的题目为“中秋夜潮”,全词也紧紧扣住明月、大潮两个方面,磅礴大气,又不失意境,堪称赏心悦目。
夜潮|史达祖最豪迈的一首《满江红》,写中秋夜观潮盛景,成为千古佳作
文章插图

钱塘江大潮,是大自然最壮美的景观之一,早在北宋时期,苏轼便曾写过“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的夜间观潮之作,后来南宋的辛弃疾也写过“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的佳句,将钱塘江大潮描绘地有声有色,气势非凡。苏、辛都是豪放派大家,而观潮本就是一件豪迈之事,所以在他们的笔下写来,是气势磅礴的!史达祖的这首《满江红》,无论是风格上还是在气势上,明显有继承苏、辛的地方,让人读来热血澎湃,胸中豪情无限。
满江红·中秋夜潮宋·史达祖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小注:拏攫[ná,jué],即夺取。
夜潮|史达祖最豪迈的一首《满江红》,写中秋夜观潮盛景,成为千古佳作
文章插图

开头两句,便点明了主题,交代潮与月两个“主角”,“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大意是说,水属“阴”,月是“太阴之精”,因此潮水的涨落和月亮的盈缺有很大的关系。古人虽然不知万有引力定律,但却能够将潮涨潮落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可见观察力之精细。潮水在月亮的引力下,浩浩荡荡向钱塘江扑涌而出,当真无比壮观。
接着写道,“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意思是说,到了每年中秋时节(凉秋半破),圆月在天,明亮如雪,而潮水铺天盖地而来,浩浩荡荡,这两种壮观景象一起组成了大自然的“双绝”,能欣赏到的人,都是幸运的,李白曾写道:“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连李白都只能欣赏到“双绝”中的一种,此处潮水再加上中秋的明月,的确是无比宏壮的。
接着两句继续描写明月和潮水的壮观和奇特,用了非常浪漫的比喻,“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前句写月,明亮浑圆,仿佛是高手匠人将其打磨出来的金镜一般;后句写潮,将潮水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的气势比喻为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缺口。在词人的这两个比喻中,我们越发感到钱塘江大潮与中秋明月交相辉映的奇观了。
夜潮|史达祖最豪迈的一首《满江红》,写中秋夜观潮盛景,成为千古佳作
文章插图

《武林旧事》中曾描写过钱塘江大潮,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当真令人动容,许多诗人都描写过观潮后的心情,比如,潘阆写道,“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苏轼写道,“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辛弃疾也说,“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