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姑苏看尽长安花”,苏州呈现百余唐代文物( 四 )


第三单元:一日看尽长安花
着装是反映社会风貌最直接、最鲜明的符号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用这句诗来形容当时女子的服饰与美貌,毫无疑问,唐朝华美的服饰和艳丽的妆容,为长安城更添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衣冠上国,服饰除了最基本的蔽体功能,更具有明显的阶级政治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融合的影响下,“胡风”兴起,这极大丰富了长安人的服饰形式,加之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性也会以男装形象示人 。这些看似在古代封建社会不可能发生的有趣现象,在考古发掘中都找到了对证 。
文物|“姑苏看尽长安花”,苏州呈现百余唐代文物
文章图片
男装拱手女立俑,唐,高35厘米,宽10厘米,2016年西安市文物局稽查队移交,西安博物院藏
眉目清秀,面色红润,为女子形象 。头戴幞头,身穿男装圆领长袍,腰束革带,拱手站立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着男装遂成一种普遍行为 。唐代最早着男装的图像资料见于唐太宗之外甥女段简璧墓壁画及随葬女骑马俑 。天宝时期,一些官宦的妻子也开始穿丈夫的衣衫帽靴,使之有了普及的趋势 。
文物|“姑苏看尽长安花”,苏州呈现百余唐代文物
文章图片
戴风帽拱手男立俑,唐,宽6.5厘米,高20厘米,西安博物院藏
此俑头戴黄色风帽,身披翻领大衣,黄色大衣上点缀着白色圆圈纹,翻领为白色 。内穿紧身袍服 。此俑竖眉瞪眼,嘴角上翘,脸部肌肉紧张,一副怒气冲天的神态 。双手握拳紧贴胸部,拳中有孔,可见手中原应持物 。应是一个神态威严的持兵卫士形象 。风帽,也称鲜卑帽,是驰骋在北方草原上的鲜卑族特有的服饰 。
文物|“姑苏看尽长安花”,苏州呈现百余唐代文物
文章图片
金花梳外壳,唐,长6.8厘米,宽1.7厘米,1965年西安市长安区三兆村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纹饰以掐丝镶嵌工艺制成,正反两面图案相同 。中部为一朵梅花,两边各有一只鸳和鸯,其间饰梅花与水滴纹 。原镶嵌有绿松石,现已脱落,边缘绕一周细小联珠纹装饰 。
唐代的饮食生活较前代更加丰富多彩,从烹饪技术、烹调食料到饮食器具,都更加多元精致,作为都城的长安,将域内外名品菜肴、精美器物尽汇于此 。开元年间,物产丰富,民间仓廪充实,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便开始钻研如何“变着花样吃” 。通过大量的考古文物,我们得以还原当时的饮食风情 。其中,唐代饮酒、饮茶之风盛行 。
文物|“姑苏看尽长安花”,苏州呈现百余唐代文物
文章图片
仕女、狩猎纹八瓣单柄银杯,唐,高4.2厘米,直径9厘米,1983年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马旗寨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杯体为八瓣花形,八瓣间隔以柳叶条带,四瓣为男子狩猎图,四瓣为仕女戏乐图,两种图案相间排列 。杯垫中心圆圈内錾一花角鹿纹 。鹿被认为是纯善之兽,唐代金银器上的鹿纹多用于食器上,因与唐代“鹿鸣宴”制度有关,另“鹿”与“禄”谐音,取其“福禄、福运”之意 。带把多曲银器为中亚粟特人使用的典型器物,随着东西方陆上贸易的频繁往来,于唐代传入中国 。该件银杯属盛唐时期金银器中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