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中国画“藏”境及其审美意蕴初探( 二 )


例如:山水画《峡江棹歌》,峡江两岸的许多山头要画得有灵气,各座山不塞实沉闷,便需要山有浓淡而且山间有白色的云雾,这些云雾及江浪为虚处,云雾与江浪的空白与山的实处对照产生,起到了“实以虚之,虚以实之”的效果,留白处既是空白,又是活生生的云浪,足见画面虚实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虚实要得当,这非常重要,它使画面更加充实、更加完整。
画家|中国画“藏”境及其审美意蕴初探
文章插图

富有经验的老画家认为虚实在画面上的运用犹如下围棋,活眼便是虚,务必多做活眼,这是棋局取胜的法宝。但是,要做好活眼,只能先放好实子,实子没放好,活眼也活不了,这是相互辩证的,作画时更要反复三思而后行,做到虚实相衬,浓淡适宜。
创作作品要举一反三,笔、墨、水、色等的分寸更要把握、讲究。作画时只有做到浓淡适宜、渲染得当,才能有“烟霞满天”“水波凌凌”的效果。这时往往实虚并用,灵活辩证,才能成功。
众所周知宋代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中有一部分描写汴梁城门车水马龙的景色,作者独具匠心地把所画的安排在出城门的那一时刻,虽然画面上只画两只半骆驼,但是就这两只半骆驼给人以驼队的感觉,所以不会使观众有稀少的感觉,反而给人们以无数只的联想,从而使驼队更加完整,这便是中国画“藏”境以少示多的妙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善藏者,虽藏仍露,善藏者,可使露而不露”,这也是在艺术处理上能使“有知数变成未知数”,这种画面的描绘远胜于单纯的露。引导读画者感知画面的“藏”境。“露而不露”是画家在中国画创作的巧妙应用。
画家|中国画“藏”境及其审美意蕴初探
文章插图

运用上述的中国画的“藏”境艺术,加上动势的引导,正如画面上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而玄远。“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使人顿觉神超形越。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早已渗透其中。
在艺术中运用幻境可以表达最深的真境,能够以幻入真,这种“真”超越时空,不同于一般的的语言记载,更不同于科学公式机械表达的“真”,这是艺术的“意象”所能启示的宇宙人生最深的真实!这种真要体现简约和诗意,简约就必须在形象塑造中进行减法、重建;诗意意味着作者表达对生活、对自然个体体验与升华。
画家|中国画“藏”境及其审美意蕴初探
文章插图

通过思辨和联想,画外那些被截取的形体与画内部分的相互补充和依托,变有限为无限,就能使画内有了无限境界的“能量”!
中国画最重虚空,通过艺术构思的虚空并非真空,在艺术的空灵之中,生动之气韵贯穿其中,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这虚空是“活”的虚空,是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所在。
空灵之后能够简练、简而练脱略形迹就能理趣横溢,更能丰富画面意境,即画面先不让观画者一目了然,然后以此推动观者将画内外进行联系和呼应,这样让无言的画面,与无限的自然和浩翰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产生意味深长的审美意蕴,达到强化画面的审美的效果。
意境是中国艺术美学的核心,它以“道”作为其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了艺术中玄妙特征和“言不尽意”的思辨精神。运用直觉思维方式,历经体验、顿悟等修持方法,渗透到中国画领域,从而为中国画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并且直接导致了中国画意境理论的诞生。
画家|中国画“藏”境及其审美意蕴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