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蟋|小蛐蛐大乾坤,秋虫折射天地盈虚( 二 )


蟋蟀自古鸣唱至今,除了作为季节虫,古人还发现了它的咬斗习性。据白峰考证,从宋代开始出现斗蟋的文字记载。也有说唐代出现的,那是清代人以讹传讹,唐人诗歌以及记载中主要是以感秋为主,并未提及一个“斗”字。北宋时的陆佃(陆游的祖父)在《埤雅》一书中以三百余字描述了蟋蟀的习性,但并未提及蟋蟀有咬斗的习性,可见直到北宋时斗蟋还没有形成风俗。斗蟋最早是从南宋的都城杭州兴起的,十二世纪中期普遍出现了斗蛐蛐的游戏,从那时开始,历千年时光,这一民俗活动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成为世界上独有的文化景观。
遵王世襄所嘱
完成“古谱评注”
在养蟋蟀的过程中,白峰与一些大家结缘,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王世襄先生,两人的交往成为一段佳话。
白峰与王世襄结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段缘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蟋蟀。王世襄是著名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更是著名的“老玩家”。在传统观念中,斗蟋蟀是和“玩物丧志”连在一起的,难入文化殿堂。王世襄花多年时间纂集《蟋蟀谱集成》,收集历代有代表性的蟋蟀古谱十七种。书成以后,又写《秋虫六忆》以为附录,将蟋蟀这一民俗活动引入到文化史的视野当中,让秋虫也“登堂入室”。
白峰说,刚开始读《蟋蟀谱集成》时,感到如坠云里雾里,倒不是不认识里面的字,而是集成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谱,常常各家所云莫衷一是。比如清代和民国谱产生巨大差异,其中很多地方相互矛盾,让人越看越糊涂,究竟谁说得对呢?而且有很多难解之谜。“像我们现在玩蟋蟀的人首选是山东宁津、宁阳和河北产地的蟋蟀,明代宣德皇帝为什么舍近求远,不就近在山东、河北选蛐蛐,而从南方的苏州进贡?”白峰说。
斗蟋|小蛐蛐大乾坤,秋虫折射天地盈虚
文章插图

著名收藏家王世襄为白峰书写的《秋虫六忆》
当时被很多问题困扰的白峰特别想向王世襄请教,到北京三联书店工作后,经著名出版家、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先生的帮助见到王世襄,且成忘年之交。 “老一辈学者特别含蓄,他想成全你,却不多说,只交代你去哪里找谁办件事。范用先生拿了一张王世襄的照片,不动声色地说,麻烦你顺路把照片给王世襄带去,然后就告诉我王先生的住处。”白峰说。
到了王世襄家,茶已经沏好,看得出他是知道我要来的,应该是范用先生提前打过电话了。白峰将自己诸多困惑向王世襄先生求教,有的获得解答,也有他难以解答的。
当时,白峰提议王世襄先生能不能做一个“评注本”或是“眉批本”,给广大蟋蟀爱好者提供一个通晓的蟋蟀谱文本。但王世襄先生当时正忙于整理“鸽经”,还准备着手“摔跤”等数项写作,无暇顾及。不过,王世襄嘱咐“你有此心,又真心喜欢,所提问题有些我也没想过,倘假以时日,能处处留心,你可以做做此事。”此后,白峰常去拜望王世襄先生,畅谈养狗斗虫、民俗文玩,每至秋时,王世襄也来电话询问今年山东出没出好虫,有没有得到好蛐蛐。
令白峰感到欣慰的是,他已遵王世襄所嘱完成《蟋蟀古谱评注》一书,他著述的《中华蛩家斗蟋精要》《解读蟋蟀》《斗蟋小史》等专著也是对王世襄先生的致敬。目前,他正着手《气候作用力——蟋蟀值年将军初探》一书的写作,试图解读自然界的奥秘。
蟋蟀的优劣
是气候变化的生动写照
有了王世襄的鼓励,白峰开始留心蟋蟀方面的史料和一些相关的问题。白峰说:“后来慢慢地居然读出点意思来。比如我发现了中国历代的气候变迁和地缘的关系。蟋蟀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个玩物,实际上它关联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情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