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史怎么写( 三 )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
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 。
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 。
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 。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 。
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 。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 。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 。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 。
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 。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 。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 。
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