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史怎么写

1.对学校发展意见和建议怎么写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sunshengfa
对章田寺小学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的文体活动,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举办一些周末培训班,发展学生的特长 。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 。多开展各种安全纪律教育活动 不乱订书刊,不乱收费,收费制度应透明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因材施教,不要歧视差生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教师应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扬学生,少用打骂威胁 。注意食堂卫生,特别不应该一边拿包子一边收钱数钱 。优化育人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青年到校扰乱 。上课时间早,放学时间晚,注意学生的安全 。教师要多关心体贴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有部分学生在路上违反群众纪律 。家庭作业要少而精 。教师要注意身心健康 。多组织军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 。让学生多实践学到的知识 。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展示才艺的窗口和舞台,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丰富一些,激发学习潜力和动力 。建立所有老师和家长及学校的联系方式簿,便于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 。在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每个老师都多用多媒体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学校能否成立一个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进行强化辅导 。号召学生用英语交谈提高口语能力 。是否可以把图书室对学生开放 。尽早解决借读费问题 。上、放学时间,让我们家长不太明确;上、
2.学校教育的发展史学校教育的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