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首乐曲的首怎么写( 二 )


主题的构成除调性、节拍、速度外,主题节奏、主题音调、主题的伴奏背景及主题音色、音区等是形成主题个性的重要因素 。作曲者拿到一首歌词后,一般需要朗读几遍,这时不要拘泥于歌词朗诵的节奏,也不要拘泥于歌词中某一词句的描绘,而应集中考虑怎样刻画全歌曲总的音乐形象,对歌词所提供的意境,最深情的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
中外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乐曲,仅就某一位作曲家来看,如冼星海等,他们创作的音乐主题,首先是主题节奏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总是各具特点,极为丰富多彩 。这一点十分值得重视 。
主题节奏在整个作品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要突破创作上的一般化,首先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为此,一是自己的思想要有深度,感情要丰富;二是向中外名曲学习、借鉴,融会贯通,勇于创造;进入创作时,在自己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上,首先要善于在几个小节的音乐中就刻画出一个鲜明动人的“浮雕”--不一定复杂,但一定要有个性,进而在全曲中使它有机的贯穿着 。
有的作曲者所写的主题常还流畅,但缺乏特点,就音调方面看,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适当压紧的级进,因而也就没有富有个性的跳进(所谓级进是指按音阶、调式中音的自然次序,逐级上升或下降如1-2-3 。跳进一般是指相隔四度以上的进行如1-5;2-6等)或是虽出现有情趣的跳进、较优美的乐汇,但没有抓住它作为乐思发展的契机,使整个音调象流水帐一样平铺下去了 。
2.描写乐曲的句子 十万火急是音乐的赏析吗?有没有规定要那写乐曲啊?
有你就打名字到百度上面找就行了 。
【万首乐曲的首怎么写】不用悬赏来问 。
比喻:高山流水:
《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
流水:古琴曲,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
第一段:引子部分 。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 。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 。”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
第六段:先是跌岩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 。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 。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见清刊本《琴学丛书·流水》之后记,1910年)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 。”(《琴学丛交·流水》后记)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 。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 。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 。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 。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
自己选着抄就是,你也是高中生吧,这东西我也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