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上海油画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追寻

傅军
观点提要
今天我们梳理和研究上海油画独特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 再度回望其中的现代性探索 , 是希望找寻一些有价值的艺术线索和历史启示 , 获得一种精神性的力量 。 或许我们当下的艺术可以从漫长的现实主义传统中汲取某种能量 , 还能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话、互动和冲撞中获得某种灵感与启发 。
正于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 , 引发业内外关注 , 让人们将目光不由聚焦至上海油画发展进程中写实一路之外的现代主义一脉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这样一脉像是美术史上的潜流 , 久被忽略 , 对于当下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说 , 却值得重新审视 。
西方油画引入中国之后 , 在迈向本土化的进程中 , 不同的油画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 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不同的融合方案:一是将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 , 构成写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一是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与本土传统绘画结合 , 形成现代主义创作趋向 。 这两种融合方案各有利弊 , 前者侧重于艺术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现实关系 , 对于中国社会的适应性更高;而后者更多出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 与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的精神契合度更强 。 因此 , 如果从学术层面来说 , 其实两者可谓旗鼓相当 。 但抗日战争的爆发 , 在“救亡图存”成为头等大事之时 , 写实主义连同“为人生而艺术”这种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文艺主张很快成为中国美术界众望所归的文化潮流 。 而以形式探索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油画 , 很快被边缘化 。 新中国建立之后 , 两种融合方案最终演变成为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 前一种成为主流 , 后一种成为潜流 。 而事实上 , 上海油画的不断向前发展 , 离不开它们以不同方式和力量共同推动 。
回溯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十年来上海油画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 我们可以发现 , 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的写实主义和以本体语言探索为主旨的现代主义 , 这两条路径之间构成了一种隐秘而复杂的关联与互动 , 耐人寻味 。
【艺术|上海油画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追寻】上海第一代油画家大多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 又在1949年前有过丰富的美术教学和艺术实践 , 他们将这些经验和记忆统统带入新中国美术历程中 , 从而使上海油画的学术来源和历史经验具有别地没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越来越多艺术家个案和艺术实践表明 ,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 , 上海不少油画家一边创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题绘画 , 另一边继续尝试探索现代主义创作的技法与风格 , 这个现象构成了特定历史阶段上海油画艺术的潜流 。 由于他们在美术教育的渊源和影响存在着差异 , 这也导致他们在艺术探索的个体性差异 , 很遗憾 , 这些常常被新中国美术的一种整体性认知掩盖和忽略 。 对于上海油画而言 , 主流和潜流有对立 , 有冲突 , 有批判 , 但也存有相互间的理解、吸收和调整 。
比如陈逸飞1973年创作的《南来北往》 , 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火车风驰电掣般的动感 , 将火车实体进行了有意识地压缩 , 造成一种扁平化的视觉效果 。 更为重要的是它同时采用了现代艺术中惯用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作为画面的背景 , 既凸显出前景中铁道信号员如宝塔般的坚实与稳定 , 也让整个画面有一种简洁、明确、清新的现代美感 。 这是写实路线与现代形式探索两条路径在一位艺术家创作实践中的一种交织 。
比如1960至1970年代 , 周碧初曾先后创作《龙潭水电站》(1961)、《新安江水电站》(1963)、《炼油厂系列》(1964)和《西山矿区》(1972)等几件工业题材作品 。 这是他整个艺术生涯中鲜少涉足的题材 , 对于这种现实题材的主题性创作 , 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形式美感的艺术追求 。 根据工业题材的特性 , 他选择以色彩的块面构成为主 , 语言洗练、概括 , 画面轻松、活泼 , 富有一定秩序感和节奏感 , 凸显出那个时代罕见的机械美感和现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