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寒的古诗怎么写( 二 )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
3.关于出塞的古诗大全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yangjin790914
出塞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 。王昌龄的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有长于七绝,与李白同为写绝句成就最高的诗人,有人甚至说他超过李白 。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古以来,国家之间就经常在边关要塞为了争夺地盘、拓展疆土,而发生战争 。唐朝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国家经常发兵侵扰北方边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征战沙场战死沙场但使龙城飞将在明诗意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征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度:度过,跨过李广:西汉名将,他一生身经大小小七十几次战斗,由于他英勇善战,成为匈奴心目中可怕的劲敌 。传说飞将军李广的箭能射穿石头 。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六、体会诗情表达了作者对戍边战士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争,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心愿 。七、背诵诗歌边塞诗从军行(唐)王昌龄凉州词(唐)王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4.《出塞》的诗意《出塞》的诗意: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
一、古诗原文
《出塞》
作者: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二、白话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征万里的大军仍然没有回还 。只要有飞将军李广守卫在龙城(边塞),不让胡人战马敢踏过阴山半步 。
三、文学赏析
《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 。边塞诗的代表之一 。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 。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
“万里长征人未还”,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这里明显诗人是在场景之中的,他在边塞,未还之人距他万里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 。这两句承袭了之前的雄壮 。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厚重和复杂的 。既有对远征士卒的浓厚同情,对朝廷好大喜功和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家国的荣誉和战争的正义性,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
扩展资料
《出塞》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