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的纂体怎么写

1.邦的繁体字怎么写
“邦”字的繁体字为“邦”
邦是一个汉字,读作bānɡ,本意是指粮食生产国 。农业国,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也指疆界,边界 。该文字在《诗·小雅·节南山》和《国语·周语》等文献均有记载 。
有关邦字的深入解释
〈名〉
1.形声 。从邑,从丰,丰亦声 。“丰”意为“春季三月,庄稼遍地,蓬勃生长” 。“丰”与“邑”联合起来表示“靠种植庄稼自给自足的城邑” 。本意:粮食生产国 。农业国 。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说明:在遥远的古代,城邦或国家也有了区位经济分工,既有农业国,也有靠贸易立国的类似于今日新加坡那样的国家,也有像湖北大冶那样靠采挖铜矿,靠输出铜矿石换取粮食的城邑 。汉字有“鄮”字,从贸从邑,指今日的浙江宁波,宁波在古代就是类似新加坡那样的以贸易立国的古代城邑 。
2. 同本意 [state]
邦,国也 。——《说文》 。段注:“邦之言封也 。古邦封通用 。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 。’论语云:‘在邦域之中’ 。皆封字也 。”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 。——《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 。——《周礼·天官·大宰》 。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 。”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 。——《易·益》
协和万邦 。——《书·尧典》
以畜万邦 。——《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 。——《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 。——《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 。——《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 。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 。——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 。——《孟子·梁惠王上》
【邦的纂体怎么写】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boundary]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 。——《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 。——《博物志》
10. 姓
〈动〉
1.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 。——柳宗元《封建论》
2.书法字帖的篆书体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 。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 。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 。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 。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 。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玡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 。原立于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 。刻石呈竖长方形,水成岩石质,四面刻字 。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皆同 。正面、左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 。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 。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兵不复起,灾害灭除 。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着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 。制曰:“可' 。”该碑刻文今已泐毁37字,尚存185字 。左侧面以行书刊刻跋语,记述摹刻经过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原秦峄山篆碑,立于峄山书门 。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 。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 。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 。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枣木板上 。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句 。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今存西安碑林),称长安本,其后全国据此翻刻9种之多 。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峄山刻石》、《邹县志·古迹卷》记载甚详:“宋元佑八年(1093年),邹令张文仲于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刻诸厅峄阴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县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叹是碑残缺,恐致泯绝,乃命工砻石纂刻于其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