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对联的来历( 二 )


【怎么写对联的来历】“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
3.春联的来历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 。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
缉碃光度叱道癸权含护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
4.对联的来历~~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 。.)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
横批(或称横额,横档、横幅、横披等),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 。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之笔 。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 。从使用范围说,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贴挂于楹间(因之又泛称为楹联) 。上下两条联文,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便呈“门”之势 。对称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 。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 。但不是说,凡对联都有横批,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题赠联、挽联(不宜楹间贴挂的)等可以省去横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