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云|卫茂漪:王羲之老师的“三堂书法课”

卫铄,字茂漪,晋代著名书法家,世人尊称她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嫁给汝阴太守李矩为妻,丈夫李矩善长隶书。
她不仅书法技艺高超,也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所以在书法史上地位崇高。谈起卫夫人与王羲之的师生情谊,不得不说起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
阵云|卫茂漪:王羲之老师的“三堂书法课”
文章插图
卫夫人所著《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提」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点”:高峰坠石【 阵云|卫茂漪:王羲之老师的“三堂书法课”】看过卫夫人的《笔阵图》的朋友,会惊讶地发现,她留下来的记录非常简单,简单到有点不容易揣测。譬如说,她把一个字拆开,拆开以后有一个元素,大概是中国书法里面最基本的元素,一个点。
阵云|卫茂漪:王羲之老师的“三堂书法课”
文章插图
楷书:晋-卫夫人《笔阵图》(一)
卫夫人带领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只教他写这个“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笔沾墨以后接触纸面所留下的痕迹,顺便还注解了四个字:“高峰坠石”。那个“点”,正是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
阵云|卫茂漪:王羲之老师的“三堂书法课”
文章插图
楷书:晋-卫夫人《笔阵图》(二)
卫夫人教王羲之的,似乎不只是书法而已。其实卫夫人这一课里留有很多空白,我不知道卫夫人让王羲之练了多久,时间是否长达几个月或是几年,才继续发展到第二课。然而这个关于“点”的基本功,似乎对这位以后的大书法家影响深远。

“一”:千里阵云卫夫人的第二课是带领王羲之认识汉字的另一个元素,就是“一”字。“一”可以是个文字,也可以就是这么一根线条。认识“一”课,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的。
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户外,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广阔的平原上站着,凝视地平线,凝视地平线的开阔,凝视辽阔的地平线上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卫夫人在孩子耳边轻轻说:“千里阵云。”
“千里阵云”这四个字不容易懂,总觉得写“一”应该去看地平线或水平线。其实“千里阵云”是指地平线上云的排列。云低低地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向着两边横向延展,这就叫“千里阵云”。
云排开阵势时有一种很缓慢的运动,很像毛笔的水分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渗透开来。因此,“千里阵云”是毛笔、水墨与吸水性强的纸绢的关系。
只有对沉静的大地上云层的静静流动有了记忆,有了对生命广阔、安静、伸张的领悟,以后书写“一”的时候,也才能有天地对话的向往。这是王羲之的第二课。
“竖”:万岁枯藤卫夫人给王羲之上的第三堂书法课是“竖”,就是写“中”这个字时,中间拉长的一笔。
阵云|卫茂漪:王羲之老师的“三堂书法课”
文章插图
卫夫人《稽首和南帖》
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深山里,从枯老的粗藤中学习笔势的力量。她教王羲之看“万岁枯藤”,在登山时攀缘一枝老藤,一根漫长岁月里长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