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偷瓜、熬夜、拜月……古人把中秋过出了氛围感( 二 )


传说终是传说。“兔儿爷”的起源无从考证,据明代纪坤《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女子拜月
赏月|偷瓜、熬夜、拜月……古人把中秋过出了氛围感
文章插图

中秋这一天,最为活跃的是女性,后来广为流行的“女子拜月”,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爱做的事儿。“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的《拜新月》一诗,所描写的便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唐代女性为何喜欢中秋拜月?这里有极深的文化内涵和宗教背景。在古人看来,中秋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一样,都是女性节日。古人认为万物有灵,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代表女性的太阴之神,与代表男性的“太阳神”相对应。“嫦娥奔月”的神话诞生后,作为月神的月亮更被拟人化,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嫦娥是女性的福音,能赐予女性美貌、爱情与家庭幸福,自然要祭拜她。
古代女性如何拜月?明末文人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春场》里有这样的记述:“八月十五日祭月……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
【 赏月|偷瓜、熬夜、拜月……古人把中秋过出了氛围感】“八月中秋偷北瓜,相逢不当贼来拿”——偷瓜摘菜
赏月|偷瓜、熬夜、拜月……古人把中秋过出了氛围感
文章插图

在古人看来,秋收季节蕴藏着生育和繁殖的希望。唐宋以前先民会在秋收后举行祈求生子的活动和仪式。明清时期,湖南和贵州地区有一种中秋之夜偷瓜摘菜的活动。人们会在晚上“偷”上一些冬瓜或南瓜,在它们表面描绘上婴儿的模样,送给多年不孕不育的夫妇,希望他们能早日生子。
清朝时,在黔东南地区还有摘菜的风俗。在中秋之夜这天,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话说:偷个葱,嫁个好老公;偷个菜,找个好女婿。就是说的这一习俗。
中国幅员广阔,由于地理、历史和气候上的差别,各地中秋风俗不尽相同,其间不乏兴替变化,如今中秋的习俗虽没有往日盛行,但千百年来中秋佳节寄托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团圆幸福、花好月圆的美好向往。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马婉莹 综合新华社、光明网、大众日报、厦门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