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

信息|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唐义诚 池文
你有多久没看完一本书了?
时间被切成碎片 , 周遭环境让人静不下心 , 整天面对电脑的工作已经让双眼不堪重负……还好 , 智能手机上面的各种听书软件 , 似乎就是为此而生的 。
听书 , 不仅可以解放疲劳的双眼 , 还不限制时间地点 , 很适合当下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 。 但比起传统看书 , 用听的形式来了解书籍的内容 , 总显得难以集中注意力 , 留下的印象也没有“看”书那么深刻 , 故而有人说 , 看书是主动学习、听书是被动接收信息 。
难道说 , 在阅读这件事儿上 , 古人说的“百闻不如一见 , 闻之不若见之”也同样适用吗?
听书对大脑要求更高
实际上 , 不管是对文字 , 还是对语言的处理 , 大脑都是一视同仁的 。 先来了解一下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
人的感觉器官负责传递信息——文字以光波的形式被人眼接收 , 再向大脑传递神经信号 , 最后到达大脑皮层负责处理文字的区域进行分析和理解;声音信号从耳朵采集 , 输送到大脑形成编码 , 也和视觉信号处理的过程差不多 。 大脑收集信息后 , 都会进行一系列的贮存、识别、记忆和理解处理 。
首先是贮存 。 人的感觉器官就像一台24小时工作的监控摄像头 , 会忠实地记录所有看到、听到的影像 。 然而大脑却并不想对如此繁复冗杂的信息照单全收 , 它通常会先进行短暂的存储 , 方便接下来筛选有用的信息 。 这个贮存的过程相当短 , “认知心理学之父”奈塞尔称之为视像存储和声像存储 。
【信息|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接着是识别 。 这个过程中 , 大脑会对信息进行过滤 , 排除一些它认为不重要的东西 , 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上 。 由于成年人平时接触到的大量视觉信息都是通过文字描述的 , 大脑会认为文字信息很重要 , 它会优先检索出这部分内容 , 交给负责处理文字的大脑区域去分析和理解 , 同时它也会过滤一些不重要的虫鸣鸟叫、机械轰响 , 专注于言语会话的主要信息 , 然后作出反应 。
然后是记忆 。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字和语言的需求和依赖远不如成年人 , 他们的大脑在刺激信号传入后还是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 , 如实地记录所听所见 , 这种现象被称为“遗觉象” 。 可能正因如此 , 我们有时能清晰地记住儿时的一些事情 。 不过这种种视觉遗觉象、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触觉遗觉象等 , 能持续保持到成年期的并不多 。
最后便是理解 。 我们在阅读时 , 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不同:左脑先理解后记忆 , 记住慢、遗忘快 , 更适合记忆的消化、吸收;而右脑则会将语言变成图像 , 可以大量、快速地记忆 , 且记忆质量很高 , 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 。 也就是说 , 当右脑分析一个词时 , 比如阅读到“猫”这个词时 , 就会自动在右脑影像库中搜寻猫的形象 , 然后将猫这个词与它的图片链接在一起 , 加深印象 。 如果是分析一句话 , 比如“猫在睡觉” , 影像库中可能出现的就是一只猫在太阳底下蜷成一团睡觉的图像 , 或许还夹杂着轻微的鼾声 。 因此 , 语言对大脑会有更进一步的刺激 , 所以听书有时比阅读还多出了一道工序——声音的符号化 。
因此 , 听书其实对大脑的要求更高 , 也更有利于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
听书不如看书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