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画一个圆给中秋

圆是中秋一个大命题 , 这个命题无疑由月亮做了担当 。
【问题|画一个圆给中秋】于是问题来了 。
为什么把一年十二个月的12次月圆只给了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殊不知 ,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不是赏月而是观灯 , 唯中秋月 , 是一年一次真正的赏月 , 还被历代诗人捧成了最圆最亮最好的月亮 。
难道中秋的月亮真的无与伦比吗?
想揭示答案必得先扯到吃上来 。 国人喜欢把喜爱的东西变成吃 , 吃的热度可以勘量出来喜爱的程度 。 元宵节 , 一个把汤圆做成了 “小月亮”的节日 , 甜甜的糯糯的圆圆的 , 热腾腾的圆碗对应着天上的冷月;中秋节 , 一个把月饼做成了“大月亮”的节日 , 喜爱就是把“月亮”早早请到了家中 。 在《明宫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八月 , 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 。 自初一起 , 即有卖月饼者 。 ”“至十五日 , 家家供月饼瓜果 , 如有剩月饼 , 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 , 至岁暮合家分用之 , 曰‘团圆饼’也 。 ”把中秋节剩下的月饼放到除夕继续吃 , 月亮情节如此执着唯我华夏民族也 。
古往今来 , 十五的月亮一般圆 , 似乎没有异议 , 但是十五的月亮中秋月最亮最好却是众口一词 。 难道真的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吗?
科学进步社会发展 , 许多问题解释的就精准了 , 经过精密的测量 , 中秋节的月亮不是“月到中秋分外明” , 也不是“一年明月今宵多” 。 早在八九十年前 , 既是科学家又是文学家的竺可桢通过观测得出来这样结论:“冬至前后月照时间最长 , 夏至最短 , 中秋介乎其间 。 大概中秋之夕从月出到月落不过12小时 , 而在北京纬度、冬至月当头时 , 从月出到月落可达到15小时之久 。 ”
中秋不是月亮最亮、出没时间最长的日子 , 为什么感觉这么好呢?情绪左右客观 , 心理造成错觉 。 中秋占据了一年中最好的时段 , 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竟然“撞脸”了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 中秋月西方人名之曰“收获月” 。 这是一个代表着收获的月亮 , 她的与众不同在于这颗月亮的银光下是大地山川的果实累累 , 五谷丰登 。 在华夏大地 , 不仅仅是丰收的喜悦 , 还添加了一个非常的元素 , 就是圆 。
月 , 是一种光源 , 月 , 是一种圆状 。 一个月份里面 , 月亮有时有 , 有时无;有时圆 , 有时缺 , 正像人的情绪 , 有起伏有变化 。 与之契合了 , 我们神采飞扬 , 与之相悖了 , 我们忧戚满怀 。苏东坡有《中秋月》诗:“暮云收尽溢清寒 , 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常好 , 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里体现了一个圆的大课题 , 阖家团圆其乐融融赏月 , 是此生此夜的“好” 。 然而对于屡遭贬谪的苏东坡来说 , 明年中秋月不知道去哪里赏了 。 生计的不可期 , 人生的不可冀 , 一定产生莫名的忧愁和悲伤 。 失意落魄颠沛流离是不能预料的 , 而天象的日升月恒是没有改变的 , 所以这位苏大学士大声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实际上明月圆月哪个月份都有 , “明月”的有与没有 , 完全看当时的心情 。
中秋 , 是中国人一篇“圆”的大文章 。 圆是最完美的形态 , 人们盼圆 , 人们爱圆 , 月亮成为圆润高洁的最佳天体代言 , 喜悦悲伤、团圆分离 , 都刻写在这个日子上 。 月亮本无异 , 心情却不同 。 由古至今 , 不知道多少人被这一天的月亮打动 , 她成为诗人骚客的热恋 , 成为亿万眼睛的痴望 。
中秋来了 , 画一个圆在心头 , 求一个缘到心上 , 许一个愿来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