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二 )


很多人因为教授的斥责备受打击 , 不敢再近距离学习 。
S医生却不一样 , 即使作为教授的第一助手他被骂得最多 。
每次被骂 , 他都轻轻地说:“是、是” , 丝毫不影响手术的配合 。
众人都很同情他 , 当事人却毫无反应 。
每次口头敷衍过后 , 依然虔诚地向教授近距离学习手术要点 , 最终他成为了整个医疗部最为出色的医生 。
正是由于S医生不多想且执行能力极强 , 才在今后的医学生涯中又再攀高峰 , 他成了该医院的院长 。
《巴黎圣母院》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独眼人和完全的瞎子比起来缺点更严重 , 因为他知道缺什么 。 ”
不必想太多 , 找到缺什么 , 别怕走得慢 , 补好短板才能走得快 。
作家余华讲过他的写作秘诀是一个字:写 。
刚开始写作时 , 余华不知道怎么分行 , 怎么点标点符号 。 他找了一本文学杂志来模仿 , 逼着自己往下写 。
每次坐在书桌前 , 脑子里什么都没有 , 就逼着自己必须往下写 , 写完再说 。
可以发表作品之后 , 他不知道怎样写好对话 , 就用叙述的方式先将对话内容写出来 , 觉得好的再用引号标出来 , 当做对话 。
他面对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让对话和叙述融为一体 , 他就将对话写长一点 , 让人物呈现出节奏和旋律来 。
正是他遇到问题时想得少 , 不断尝试去解决 。
才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后成为了著名作家 , 写出《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享誉中外的优秀作品 。
有句话说:“人的烦恼在于想得太多而能做的太少 。 ”
渡边淳一认为:要成为一个有钝感力、经受得了打击的人 , 必须有孤芳自赏的能力 。
具体操作就是:别人的打击 , 保持左耳进右耳出的钝感;面对困难 , 不多纠结 , 尽力将眼下的事做好 。
正如英国散文家威·赫兹里特所说:“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 ”
做任何事 , 先不过多纠结 , 将能做的事做好 , 再规划下一步即可 。
每做一步都有收获 , 才能培养孤芳自赏的能力 , 屏蔽弦外之音 , 再接再厉 。
故而想得少的人干扰少 , 才能走得远 。
钝感力|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本文图片

3
心态好才能坚持走
渡边淳一在书中提到了“自律神经”的概念 , 他认为:
人类的血管是由自律神经来控制的 , 而心态好的人血液流通更顺畅 。
有钝感力的人心态好 , 其自律神经不容易陷入异常的刺激中 , 从而使血管一直保持舒张状态 。
心态好是能否成事的关键一环 。
菜摊作家陈慧如今已出版了两本书 , 她每天用自己改装的小推车卖百货来撑起生活的根本 , 再将人生百态写进作品 。
陈慧作为离异带娃的单亲母亲 , 生活的艰辛压弯了她的肩头 。
她却以好心态将磨难炼成了灵感的源泉 , 寂寞与孤独、困苦和缺憾都是她写作的素材 。
可见 , 并非过得好的人心态好 , 而是心态好了 , 才能调整状态过得好 。
笑或者哭都影响不了磨难降临 , 不如就像渡边淳一所说:
保持好心态 , 避免增加自律神经的负担 , 不使自律神经陷入异常的刺激中 。
简单来说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 不因外界的干扰而产生沉重的精神压力 。
让心态变好 , 精力集中 , 才能减少负担 , 巧妙发挥自律神经的作用 。
瞿秋白说:“如果人是乐观的 , 一切都有抵抗 , 一切都能抵抗 , 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 。 ”
同样的局面 , 悲观者只看到了荆棘;乐观者却看见了隐藏的希望 , 有更大的能量面对生活的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