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提跋怎么写

1.《兰亭序十三跋》里面的《兰亭序》墨迹是谁写的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 。
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 。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 。
因此,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为《蜀素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胆巴碑》;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吴昌硕,其代表作为《西泠印社记》 。碑帖. 过去俗称“黑老虎”,它既是一种有文化历史内涵,又有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品 。
前辈为了记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等,把文学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还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这样就成了碑帖(bēi tiè) 。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可石上汇集而成 。
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以后人们为了学习书法,或作历史资料都要学习这些文字资料 。
2.赵孟頫在定武兰亭题跋的全部具体内容是什么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九月,赵孟頫由湖州乘舟北上赴京 。从送行的独孤长老处得定武兰亭墨拓本(五字已损本) 。舟中一月有余,赵孟頫对“独孤本”时时展读、临习,颇有心得,先后写下十三段跋文,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 。
第一跋: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 。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 。然极难辨 。又有未损五字者 。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 。此盖已损者 。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 。至南浔北,出以见示 。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 。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 。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 。
独孤名淳朋 。天台人 。
第二跋: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 。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 。王顺伯尤延之诸公 。其精识之尤者,於墨色、纸色、肥瘦秾纤之间,分毫不爽 。故朱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盖笑之也 。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 。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 。与王子庆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 。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 。舟次宝应重题 。子昂 。
第三跋:兰亭诚不可忽 。世间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 。其人既识而藏之,可不宝诸 。十八日清河舟中 。
第四跋:河声如吼,终日屏息 。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 。盖日数十舒卷 。所得为不少矣 。廿二日邳州北题 。
第五跋: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顷闻吴中北禅主,僧(“僧”字旁有行间夹注:“名正吾,号东屏 。”)有定武兰亭,是其师晦岩照法师所藏 。从其借观不可 。一旦得此,喜不自胜 。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何如也 。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
第六跋: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 。乃为有益 。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 。昨晚宿沛县 。廿六日早饭罢题 。
第七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 。此又存乎其人 。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廿八日 。济州南待闸题 。
第八跋:廿九日至济州 。遇周景远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 。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 。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 。急登舟解缆,乃得休 。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