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送羊面羊写怎么做

1.“六月送羊”指的是什么“六月送羊”指的是每年阴历六月,舅舅为外甥“送羊”的风俗,尤其 在河南省豫北地区较为兴盛 。
“送羊”的习俗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有一对夫妇老年得子, 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有加,但孩子长大后,十分不孝 。
爹娘只得把他送 到舅舅家暂住 。舅舅是个羊倌,就带着孩子上山放羊 。
六月天似流火, 酷热难耐,二人便找了棵大树,坐下乘凉 。树丛中“扑棱扑棱”的响声吸 引了外甥的注意,他起身仔细观看,见到一只只的小乌鸦不停地从窝巢 飞向炙热的天空,又从热浪袭人的外面飞进窝巢,便好奇地问舅舅:“天 气这么热,小老鸹(河南方言,指乌鸦)飞来飞去,难道就不怕热吗? ”舅舅 嘿嘿一笑,叹口气道:“怎么能不怕热啊!热也没办法啊!老老鸹在孵出 小老鸹后的45天,累得筋疲力尽,羽毛绝大多数褪光了,这时候就得靠 小老鸹喂食了 。
要不,老老鸹就得活活饿死!小老鸹飞进飞出,是在为 老老鸹觅食呢!这就是‘乌鸦反哺’啊! ”外甥听后,默不作声 。下午时分,外甥忽然看到一只小羊羔向一只母羊跑去,就好奇地凑 上前去 。
只见,小羊羔先是前腿跪地,然后衔住母羊的**咕咚咕咚吃 起奶来 。外甥就跑去问舅舅:“小羊那么小,一直跪着吃奶,难道它不会 累吗?”舅舅和蔼地看着外甥说,怎么能不累呢!它知道是母亲把它喂 养长大的,它跪着吃奶,是在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哪!这就是‘羔羊跪 乳’啊! ”外甥听后,想想自己,非常惭愧,不禁失声而泣 。
舅舅慈爱地说: “快别哭了,知错能改就好,快回家吧,你爹娘很是惦记你呢! ”为了让外 甥铭记此事,舅舅送外甥一只羊羔让他带回家去 。从此,外甥一改常态, 对父母百般孝敬 。
舅舅也为了让外甥永远不忘此事,每年六月都要送只 羊羔给外甥 。母亲为感谢孩子舅舅的教育之恩,每年麦收过后,便扛了 新麦面做成的白馍,前往娘家道谢 。
天下其他做舅舅的人也都纷纷效 仿,有的自外甥出生便“送羊”,希望外甥从小就懂得孝敬爹娘的道理 。而且,只要舅舅、舅母健在,不管外甥有多大,每年都会送“羊” 。
天下其 他做母亲的人也同样在麦收过后,偕同丈夫,带上儿女,回娘家探望兄弟父母,为他们送上白面馒头,这就是风行中原的“行麦礼” 。但并不是家家都有经济实力送羊羔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羊逐渐被 白面蒸的面羊代替 。
所以,我们常说的“送羊”,便是指的用面蒸制而 成的形似“羊”的“面羊馍” 。数量一般为24个,大羊、中羊、小羊各8个 。
大羊呈站立的姿势,约5公斤 。中羊略小,为卧姿,背部各驮一只小羊 。
后来,羊的数量和体量越来越小,具备一定的表征意义即可 。而且,人们 除了送“羊”之外,还增加了面制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 。
久而久之,成 就了很多“做羊”的能工巧匠,他们创制了一整套的控制面性、火候、雕 刻塑形的操作工艺,使馒头发展成为一种可观、可赏、可品、可食的艺术 品,形成了特殊的饮食礼俗 。
2.送面羊的来历送羊"的来历!!!
在冀南一带的农村里,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老爷(外祖父)、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 。早先送的是活羊,如今送的是用白面蒸熟的“面羊” 。这个风俗是怎么形成的呢?说来蛮有趣,是从神话故事沉香劈山救母兴起来的 。
传说,沉香是一个孝子 。自从他打败舅舅杨二郎,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生身娘三圣母之后,报仇雪恨的心情极为迫切 。这一天他跪在三圣母面前恳求说:“娘啊,您在华山底下吃尽了苦头,叫儿去劈了那杨二郎吧!”三圣母听了,摇了摇头,伸手把沉香拉了起来,说道:“儿呀,你的心情娘知道,可也不能如此鲁莽啊!”沉香一听,急了,话儿出口像连珠炮,“他不顾你们兄妹清分,用天上的条律害得您和爹爹不能团圆,在山下受尽折磨,今儿个不要了他的命,实在难平儿的心头大恨!”三圣母又劝说道:“不管怎么说,他和娘是一母同胞,他是你的亲舅舅呀!”沉香看在娘的面上,答应饶杨二郎一命 。不过,他提出,为了让杨二郎记住教训,必须每年送来一对活羊,并声称;要年年剥他杨二郎的皮 。吃他杨二郎的肉(杨与羊谐音) 。这话传到了杨二郎的耳朵里,他一来怕沉香的神斧劈了他的脑袋,二来为重修兄妹之好,就答应了沉香的条件 。第二天就赶着两只活羊送给了沉香 。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十三 。以后便年年五月十三给沉香送一对活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