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月亮中为何不是松树柳树桑树,偏偏是桂树?|中秋神话①( 二 )


月亮|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月亮中为何不是松树柳树桑树,偏偏是桂树?|中秋神话①
文章插图

然而月月开花的也不仅有桂树,有药用价值的也“大有树在”,即便是从这两方面讨论,似乎也依然没有将“为何偏偏是桂”的根源探究清楚。
在这种背景下,另一种从文化根源上进行解释的说法或许更能追本溯源。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的万物之母,女娲的“娲”字,与“蛙”、“娃”语音、语意上都存在关联。不管是“蛙”还是“娃”,偏旁中都有“圭”字。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它们都是由“圭”字演变而来。而巧合的是,“桂”也同“圭”同源。
圭,是一种重要的古代礼器,上圆下方。古代典籍中有载,桂树得名于“桂”,或是因为桂叶的形状,神似这种“圭”的古代礼器,因此才取名为“桂”。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女娲、青蛙的“蛙”,或者“娃”,以及“桂”,它们从文化上溯源来说,都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正是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生命不息,源源不断。青蛙繁殖能力强,一直是古代先民对蛙崇拜的原因;女娲造人,也是一种生命不断出现的象征。
于是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与它们同源的“桂树”也就具有了生殖、生命不息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远古对母性生殖的完美崇拜。
自古以来日主阳、月主阴。太阳象征着男性,月亮则象征着女性。在此基础上,月亮与桂树深层的文化渊源,也就得到了解释。而神话中的吴刚伐桂,桂树一分为二,随即又愈合。吴刚不停砍伐,桂树死而复生,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也恰好与月亮缺了又圆形成对应,也寄托了远古先人对生命不息的美好愿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