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蔡襄《荔枝谱》宋拓附释文( 三 )


本文图片

蔡襄|蔡襄《荔枝谱》宋拓附释文
本文图片

【释文】荔枝谱第一 。 荔枝之于天下 , 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 。 汉初 , 南粤王尉佗以之备方物 , 于是始通中国 。 司马相如赋《上林》云“答离支” , 盖夸言之 , 无有是也 。 东京、交阯七郡贡生荔枝 , 十里一置 , 五里一堠 , 昼夜奔腾 , 有毒虫猛兽之害 。 临武长唐羌上书言状 , 和帝诏太官省之 。 魏文帝有西域蒲桃之比 , 世讥其谬论 。 岂当时南北断隔 , 所拟出于传闻耶?唐天宝中 , 妃子尤爱嗜 , 涪州岁命驿致 。 时之词人多所称咏 , 张九龄赋之以托意 , 白居易刺忠州 , 既形于诗 , 又图而序之 , 虽仿佛颜色 , 而甘滋之胜 , 莫能著也 。 洛阳取于岭南 , 长安来于巴蜀 , 虽曰鲜献 , 而传置之速 , 腐烂之余 , 色、香、味之存者 , 亡几矣 。 是生荔枝 , 中国未始见之也 。 九龄、居易虽见新实 , 验今之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所出 , 大率早熟 , 肌肉薄而味甘酸 , 其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 。 是二人者 , 亦未始遇夫真荔枝者也 。 闽中唯四郡有之 , 福州最多 , 而兴化军最为奇特 , 泉、漳时亦知名 。 列品虽高 , 而寂寥无纪 。 将尤异之物 , 昔所未有乎 。 盖亦有之而未始遇乎人也 。 予家莆阳 , 再临泉、福二郡 , 十年往还 , 道由乡国 , 每得其尤者 , 命工写生 , 萃集既多 , 因而题目以为倡始 。 夫以一木之实 , 生于海濒岩险之远 , 而能名彻上京 , 外被夷狄 , 重于当世 , 是亦有足贵者 。 其于果品 , 卓然第一 。 然性畏高寒 , 不堪移殖 , 而又道里辽绝 , 曾不得班于卢橘、江橙之右 , 少发光彩 , 此所以为之叹惜而不可不述也!第二 。 兴化军风俗 , 园池胜处 , 唯种荔枝 。 当其熟时 , 虽有他果 , 不复见省 。 尤重陈紫 , 富室大家 , 岁或不尝 , 虽别品千计 , 不为满意 。 陈氏欲采摘 , 必先闭户 , 隔墙入钱 , 度(音铎)钱与之 。 得者自以为幸 , 不敢较其值之多少也 。 今列陈紫之所长 , 以例众品 。 其树晚熟 , 其实广上而圆下 , 大可径寸有五分 , 香气清远 , 色泽鲜紫 , 壳薄而平 , 瓤厚而莹 , 膜如桃花红 , 核如丁香母 。 剥之凝如水精 , 食之消如绛雪 。 其味之至 , 不可得而状也 。 荔枝以甘为味 , 虽百千树莫有同者 。 过甘与淡 , 失味之中 , 唯陈紫之于色香味 , 自拔其类 , 此所以为天下第一也 。 凡荔枝皮膜形色 , 一有类陈紫 , 则已为中品 。 若夫厚皮尖刺 , 肌理黄色 , 附核而赤 , 食之有查 , 食已而涩 , 虽无酢味 , 自亦下等矣 。 第三 。 福州种殖最多 , 延貤原野 , 洪塘水西 , 尤其盛处 。 一家之有 , 至于万株 。 城中越山 , 当州署之北 , 郁为林麓 。 暑雨初霁 , 晚日照曜 。 绛囊翠叶 , 鲜明蔽映 。 数里之间 , 焜如星火 。 非名画之可得 , 而精思之可述 。 观揽之胜 , 无与为比 。 初著花时 , 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 , 若后丰寡 , 商人知之 , 不计美恶 , 悉为红盐(去声)者 , 水浮陆转以入京师 , 外至北戎、西夏 , 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 , 莫不爱好 , 重利以酬之 。 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 。 一岁之出 , 不知几千万亿 , 而乡人得饫食者盖鲜 , 以其断林鬻之也 。 品目至众 , 唯江家绿为州之第一 。 第四 。 荔枝食之有益于人 。 《列仙传》称 , 有食其花实为荔枝仙人 。 《本草》亦列其功 。 葛洪云“蠲渴补髓” 。 所以唐羌疏曰“未必延年益寿” , 盖云虽有其传 , 岂果能哉!亦谏止之词也 。 或以其性热 , 人有日啖千颗 , 未尝为疾 , 即少觉热 , 以蜜浆解之 。 其木坚理难老 , 今有三百岁者 , 枝叶繁茂 , 生结不息 。 此亦其验也 。 第五 。 初种畏寒 , 方五六年 , 深冬覆之 , 以护霜霰 。 福州之西三舍曰水口 , 地少加寒 , 已不可殖 。 大略其花春生 , 蓛々然白色 , 其色多少 , 在风雨时与不时也 。 有间岁生者 , 谓之歇枝;有仍岁生者 , 半生半歇也 。 春雨之际 , 傍生新叶 , 其色红白 , 六七月时 , 色已变绿 , 此明年开花者也 。 今年实者 , 明年歇枝也 。 最忌麝香 , 或遇之 , 花实尽落 。 其熟未更采摘 , 虫鸟皆不敢近 , 或已取之 , 蝙蝠、蜂、蚁争来蠹食 。 园家有名树 , 旁植四柱小楼 , 夜栖其上 , 以警盗者 。 又破竹五七尺 , 摇之答答然 , 以逼蝙蝠之属 。 第六 。 红盐(去声)之法:民间以盐梅卤浸佛桑花为红浆 , 投荔枝渍之 , 曝干 , 色红而甘酸 , 可三四年不虫(去声) 。 修贡与商人皆便之 , 然绝无正味 。 白晒者正尔 , 烈日干之 , 以核坚为止 , 畜之瓮中 , 密封百日 , 谓之出汗 。 去(去声)汗耐久 , 不然逾岁坏矣 。 福州旧贡红盐、蜜煎二种 。 庆历初 , 太官问岁进之状 , 知州事沈邈以道远不可致 , 减红盐之数 , 而增白晒者 , 兼令漳、泉二郡亦均贡焉 。 蜜煎:剥生荔枝 , 榨去其浆 , 然后蜜煮之 , 予前知福州 , 用晒及半干者为煎 , 色黄白而味美可爱 , 其费荔枝 , 减常岁十之六七 。 然修贡者皆取于民 , 后之主吏利其多取以责赂 。 晒煎之法不行矣 。 第七 。 陈紫以下十二品有等次 , 虎皮以下二十品无等次 。 陈紫 , 因治居第 , 平窊坎而树之 , 或云厥土肥沃之致 。 今传其种子者 , 皆择善壤 , 终莫能及 , 是亦赋生之异也 。 江绿 , 大较类陈紫而差大 , 独香薄而味少淡 , 故以次之 。 其树已卖叶氏 , 而民间犹以为江家绿云 。 方家红 , 可径二寸 , 色味俱美 。 言荔枝之大者 , 皆莫敢拟 。 岁生一、二百颗 , 人罕得之 。 方氏子名蓁 , 今为大理寺丞 。 游家紫 , 出名十年 , 种自陈紫 , 实大过之 。 小陈紫 , 其树去陈紫数十步 , 初一家并种之 , 及其成也差小 , 又时有捄苏撸蚨妹F浼冶鹁樱紫亦分属东西陈焉 。 宋公荔枝 , 树极高大 , 实如陈紫而小 , 甘美无异 。 或云陈紫种出 , 宋氏世传 , 其树已三百岁 。 旧属王氏 , 黄巢兵过 , 欲斧薪之 。 王氏媪抱树号泣 , 求与树偕死 。 贼怜之 , 不伐 。 宋公名诚 。 “公”者 , 老人之称 , 年逾八十 , 子孙皆仕宦 。 蓝家红 , 泉州为第一 。 蓝氏兄弟 , 圭为太常博士 , 丞为尚书都官员外郎 。 周家红 , 独立兴化军三十年 , 后生益奇 , 声名乃损 , 然亦不失为上等 。 何家红 , 出漳州 , 何氏世为牙校 , 尝有郡将全树买之 , 树在舍后 , 将熟 , 其子日领卒数十人 , 穿其堂房 , 乃至树所 , 其来无时 , 举家伏藏 。 欲即伐去而不忍 , 今犹存焉 。 法石白 , 出泉州法石院 。 色青白 , 其大次于蓝家红 。 绿核 , 颇类江绿 , 色丹而小 。 荔枝皆紫核 , 此以绿见异 。 出福州 。 圆丁香、丁香荔枝 , 皆旁(去声)蒂 , 大而下锐 , 此种体圆与味皆胜 。 虎皮者 , 红色绝大 , 绕腹有青纹 , 正类虎斑 。 尝于福州东山大乘寺见之 , 不知其出处 。 牛心者 , 以状言之 , 长二寸余 , 皮厚肉涩 。 福州唯有一株 。 每岁贡干荔枝 , 皆调于民 。 主吏常以牛心为准 , 民倍直购之以输 。 予尝黜而不用 。 玳瑁红荔枝 , 上有黑点 , 疏密如玳瑁斑 。 福州城东有之 。 硫黄 , 颜色正黄而刺微红 , 亦小荔枝 , 以色名之也 。 朱柿 , 色如柿红而扁大 , 亦云朴柿 。 出福州 。 蒲桃荔枝 , 穗生一朵至一、二百 , 将熟多破裂 。 凡荔枝每颗一梗 , 长三五寸 , 附于枝 。 此等附枝而生 , 乐天所谓蚶壳者 , 壳为深渠 , 如瓦屋焉 。 龙牙者 , 荔枝之变怪者 。 其壳红 , 可长三四寸 , 弯曲如爪牙而无瓤核 。 全树忽变 , 非常有也 。 兴化军转运司厅事之西尝见之 。 水荔枝 , 浆多而淡 , 食之蠲渴 。 荔枝宜依山 , 或平陆有近水田者 , 清泉流溉 , 其味遂尔 。 出兴化军 。 蜜荔枝 , 纯甘如蜜 , 是谓过甘 , 失味之中 。 丁香荔枝 , 核如小丁香 。 树病或有之 , 亦谓之穛核皆小实也 。 大丁香 , 出福州天庆观 。 厚壳紫色 , 瓤多而味微涩 。 双髻小荔枝 , 每朵数十 , 皆并蒂双头 , 因以目之 。 真珠 , 剖之纯瓜 , 圆白如珠 , 荔枝之小者止于此 。 十八娘荔枝 , 色深红而细长 。 时人以少女比之 , 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 , 好啖此品 , 因而得名 。 其掞今在城东报国院 。 掞旁犹有此树云 。 将军荔枝 , 五代间 , 有为此官者种之 , 后人以其官号其树 , 而失其姓名之传 。 出福州 。 钗头 , 颗红而小 , 可间妇人女子簪翘之侧 , 故特贵之 。 粉红者 , 荔枝多深红 , 而色浅者为异 , 谓如傅朱粉之饰 , 故曰粉红 。 中元红 , 荔枝将绝才熟 , 以晚重于时 。 予尝七月二十四日得之 。 火山 , 本出广南 , 四月熟 , 味甘酸而肉薄 , 穗生 , 梗如枇杷 。 闽中近亦有之 。 (山在梧州)右三十二品 , 言姓氏 , 尤其著者也;言州郡 , 记所出也;不言姓氏、州郡 , 四郡或皆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