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归|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秋?吃月饼背后的文化真相!

胡赛萌/文
传统中国是个乡土社会 , 是家国天下 , 天下为家 , 家为天下 。
在这样一个家族氛围浓厚的社会 , 人们痛恨分离 , 向往团圆 , 所以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是团圆节 。
春节是全家团圆 , 元宵又再次团圆 , 七夕是情人团圆 , 到了中秋 , 又得全家大团圆 。
游子归|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秋?吃月饼背后的文化真相!
文章图片

中秋时节 , 天上的圆月 , 象征着人间的团圆 , 在这一天 , 地上的人们应该齐聚一起 , 享受团圆的时光 。
可是 , 步入商业社会之后 , 乡土社会逐渐瓦解 , 中国人背井离乡 , 远离故土 , 家人团圆逐渐成为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
中秋之夜 , 看着天上的圆月 , 遥在异乡的人们渴望团圆的心情就更加强烈 , 这注定是一个万家遥盼游子归的节日 。
“明月寄相思” , 思的既是家人 , 也是故乡 , 更是童年的回忆 。 时光流逝 , 故乡那轮明月如今却只能残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
尽管离开家乡已十余载 , 但我依稀记得 , 小时候家乡的夜空 , 苍穹之下 , 月朗星稀 , 伴随着田野的虫鸣声 , 我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听母亲讲故事 , 后羿射日 , 嫦娥奔月 , 精卫填海……
游子归|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秋?吃月饼背后的文化真相!
文章图片

父亲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 , 既送来凉风 , 又驱赶着蚊子 。
渐渐地 , 夜已深沉 , 萤火虫的荧光都逐渐熄灭 , 而蟋蟀的叫声却愈发响亮 , 抑扬顿挫 , 节奏了然 , 夜里响彻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
静谧的夜晚 , 我和弟弟依偎在母亲身旁 , 看流星划过夜空 , 听着夏夜虫鸣沉沉睡去 。
中秋时节 , 父亲悄悄去村口小卖部买来几个月饼 。 晚上赏月的时候 , 看着父亲拿出的月饼 , 我和弟弟像中大奖一样欢呼雀跃 。
那时的月饼 , 最多每人一个 , 馅也只是白冰糖 , 再加一些颜色各异的坚果 , 外壳黄黑粗糙 , 用油纸或塑料袋包着 。 这样粗糙甚至劣质的月饼 , 儿时的我却觉得万分美味 。
游子归|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秋?吃月饼背后的文化真相!
文章图片

那时的中秋 , 月圆人圆 , 年幼的我、年幼的弟弟 , 以及年轻的父母 , 在不大不小的院子里赏月聊天 , 生活尽管清贫但很幸福 , 日子尽管拮据但却满足 。
如今的月饼更好吃 , 但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 , 真是“儿时只知月饼味 , 再吃已是成年人 。 ”
故乡那连绵的群山 , 村头那清澈的小溪 , 田间那熟悉的小路 ,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 此刻已是记忆中的片段 。
自从离开了故乡 , 再也没能吃过儿时好吃的月饼 , 再也没有见过故乡那么明亮的月亮 。
城市化的洪流之下 , 是无数人的背井离乡 , 更是万千游子的思乡之情 , 城市里纵有万家灯火 , 但却没有故乡山村里的月朗星稀 。
抖音上有网友抱怨说 , 原本我该在家里的农家小院吃着月饼 , 喝着清茶 , 看着星空 , 不知是哪个孙子发明了“打工”这个东西 , 结果我现在还在工厂加班……
游子归|中国人为什么要过中秋?吃月饼背后的文化真相!
文章图片

这种抱怨 , 或许正是城市化洪流的代价 。 中秋月圆夜 , 我们吟唱“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 思乡之情 , 如潮涌起 。
故乡尽管回不去 , 但故乡的明月却一直挂在我们的心头 , 它就像一盏明灯 , 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 也温暖着我们的这颗游子之心 。
人无论在哪里漂泊 , 只要心中有对故乡的思念 , 有对家人的想念 , 有对亲人的挂念 , 那无论身处何地 , 都能有继续前行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