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阅读变现》:一个人读的书,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痴迷于读书,整天在网上晒自己的书单。
看到他们读了那么多书,你不禁大吃一惊,为此赞叹不已。
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书大部分是相同的,内容也大同小异。
这样的书读得越多,每次囫囵吞枣般掠过,只能给人带来数量上的成就感,并不能带来精神的愉悦。
《阅读变现》一书中提出:阅读量是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
模型@《阅读变现》:一个人读的书,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文章插图

作者山口周毕业于哲学、美术史系,曾活跃于电通、BCG的世界知名猎头公司。后以讲师身份在商学院授课,成为专业人才培育者。
对山口周来说,他多次的跳板经历来源于自己自学的效果,作为一名阅读爱好者,他擅长从书中汲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领域,为自己开拓整个人生。
以下,我将对此进行讲解。
T字型读书法
一个人读的书,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山口周认为,如果你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读书的话,那么怎么读都无所谓。
但对于从事知识生产、想从书中获益的人来说,这种方法是不实用的。
读过的书很容易就会忘,这本都没有理解完就拿起下一本,囫囵吞枣根本来不及消化。
知识不是我们看到就能拥有的,而是要去汲取的存在。
模型@《阅读变现》:一个人读的书,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文章插图

你吃下去的食物需要嚼碎了,才能被身体吸收。书中知识也是如此,读完后要经过自我消化,才能传达给大脑形成长期记忆。
如果一味追求阅读量,那就像在吃自助餐,吃得越多最后反而越难消化。
相反,你若是喝一份老汤,那丰盛程度,可以让人回味好几天。
读书便是如此,你拿一本经典的好书,细细的品味上一段时间,那收获程度是几十本畅销书都比不上的。
所谓的T字型读书法,就是让我们深挖一本书,把书中的道理知识概念嚼碎了。
模型@《阅读变现》:一个人读的书,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文章插图

将那些伟大先辈的哲学思想理念,融入到我们新的生活当中,塑造不一样的自我。
罗翔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你现在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我们人类的祖先、两千多年前那些伟大的灵魂,就已经思考过这些问题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去读这样的书呢?
不断地深入和重复阅读一本书,能带给我们更多启发和灵感,让你看世界的方式从模糊变为清晰,再到冷静和睿智。
把一本书读透,其实就已经超越很多人了。
不可小看的读书笔记
读书到底要不要做读书笔记呢?
从前的我,是个不太爱做笔记的人,一本书读过后只记得一些重要内容,很多细节都想不起来了。
那时候我也为这个问题深深苦恼过,为什么自己的记忆力就这么差呢?
可后来我发现,是我自己选择性忽视了它们。
模型@《阅读变现》:一个人读的书,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文章插图

村上春树曾说过他的独门创作秘籍,他会在脑海里组建一个抽屉,一旦有什么新的灵感和想法,就会把他们打上标签塞进抽屉里。
等到下次创作时,就可以打开用上。
在生活中也一样,我们遇到一些有启发的片段时,要学会把它记录下来。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接收的东西太多,脑子可能记不完,就需要用到一些专门的记录软件,如印象笔记这类。
除了打标签外,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抽象化。
记录一段句子,写下自己的感触和行动,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事情,但很少有人学会抽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