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品味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

品味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
——《史记》《吕氏春秋》得之失之 , 却诠释了中国人的信仰
位置|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品味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写司马迁《报任安书》
在春秋时期 , 有一位楚王外出打猎 。 既然是国王打猎 , 总得有浩浩荡荡的人马跟随和许多辎重装备相伴 。
这位楚王有一柄宝弓 , 上面镶满了宝石翡翠 , 是工匠历时十年打造的 。 虽说根本不实用 , 可楚王每次出猎都要带上它 , 由一个仆人专门保管 。
这天收猎 , 仆人哭丧着脸来报:宝弓丢了 。
楚王打了许多猎物 , 兴致不错 , 说了句“去找找吧 。 ”
仆人回去找了半天 , 也没找到 , 就来到楚王面前请罪 。
【位置|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品味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楚王大手一挥:“这算什么事!丢就丢了吧 , 反正是在我的地盘上丢的——楚人失之 , 楚人得之嘛!”
手下群臣一致赞颂:大王心胸真是豁达 。
事情被许多人传诵 , 结果传到了孔老夫子那里 。 他老人家偏偏不买楚王的账 , 说“楚人失之 , 楚人得之”这句话要是去掉两个字就好了 。 旁人问是哪两个字 。 孔子说是两个楚字 。
这样一来 , “楚人失之 , 楚人得之”就变成了“人失之 , 人得之” 。
听者大悟 。
这句话立刻就传遍了各地 。
后来 , 老子知道了这件事 , 淡淡地说了一句更让人吃惊的话:“何必还要这个‘人’字呢?”
的确 , 如果再去掉了“人” 字 , 原来的话就变成了“失之 , 得之” 。
有好事者不清楚其中奥妙 , 想找老子问个明白 , 但老子早就出函谷关逍遥自在去了 。 他找到了函谷关的尹喜 。 尹喜是这样解读这个故事的脉络源流和后现代意义的:
“楚王的仆人是一个热中于‘得’而恐惧于‘失’的小生命 。 在他眼里 , 既然拥有了 , 就不能失去 。 得到是一种幸福 , 而丢失则是一种痛苦;
“而楚王本人 , 是一个提倡爱国主义的生命 。 不过 , 他只爱楚国 。 他不在乎宝弓的得失 , 是因为宝弓无论丢失与否 , 都是楚国人自己的 。
“孔子看到了这一点 , 就把‘楚人失之 , 楚人得之’改成了‘人失之 , 人得之’ , 目的在于说明楚王的爱国主义也是有私的 。
“至于老子讲的意思 , 我自惭浅薄 , 不敢随便揣测 。 但如果非要我说的话 , 我想 , 很可能是老子看到了孔子的‘人失之 , 人得之’中仍然流露出某种得失观念 。 老子想告诉人 , 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得失 , 不失不得 , 无得无失 。
“仆人执著于个人得失 , 他只能是个仆人;楚王执著于爱楚国主义 。 他就当上了 国君;孔子爱人 , 他成为了圣人;而老子看不见人 , 他就融为自然 。 ”
好事者欣喜若狂:“你说的一定是对的 。 ”
不料尹喜说了一句:“我说的就是对的吗?对的就一定是好的吗?”
这回 , 好事者迷惘了 , 久久地睁着困惑的眼睛 。
“楚人失之 , 楚人得之 。 ”
“人失之 , 人得之 。 ”
“失之 , 得之 。 ”
——《史记》《吕氏春秋》楚人失弓:故事虽短 , 却诠释了中国人的信仰
另外 , 孔子见老子之后被司马迁写进《史记》 , 说老子把孔子教训一顿 , 说你不要这么多欲望 , 但是老子这样讲不公平 , 人怎么会没有欲望呢?但是欲望分两种 , 一种是自我为中心的欲望 , 第二种是非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 。 比如我希望我自己发财 , 别人都倒霉 , 这是自我中心 。 第二种是我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这是好欲望 。 所以老子叫孔子没有欲望 , 对孔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 孔子后来整个生命是转向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 , 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 , 少者怀之 。 这是孔子的思想 , 这种思想不以自我为中心 , 是希望服务人群 , 所以儒家走向正路 , 跟孔子早期接触老子有关系 。 那么老子的思想到底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