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透过家书,走近真实的鲁迅( 二 )


据黄乔生介绍 , 鲁迅写给母亲的信大体是报喜不报忧 , 但在给爱人许广平的信中 , 鲁迅则更多袒露自己对人生的真实思考 。 如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想 , 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 , 但也有离开的时候 , 就是当睡熟之际 。 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 , 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 , 我自己觉得我就有这毛病 , 不大好 。 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 , 只是聊胜于无‘糖’ , 但这糖就不容易找到 , 我不知道在那里 , 只好交白卷了 。 ”
【鲁迅|透过家书,走近真实的鲁迅】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
“虽然在鲁迅的家书中能看到他温和亲切的一面 , 但我想强调的是 , 刚毅是鲁迅贯穿始终的品质 。 他犀利的眼光、抗争的精神、反省的意识、批判社会的责任担当 , 即便在后期温馨的家庭生活中 , 仍然没有失去 , 他始终是一个战士 。 ”黄乔生认为 , 如果没有刚毅的一面 , 鲁迅就失去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 “鲁迅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第一人 , 新在哪?鲁迅真正把‘人’确定在文学的中心位置 。 他表现的是人的精神气质 , 是为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创作文学 。 《呐喊》中的祥林嫂、《白光》中的陈士成 , 读者看后会感觉有一块石头压在心头 。 他要叫醒人 , 启发人 , 提升人 , 要给人指引 , 这是他所有文学作品的出发点和力量所在 , 也是鲁迅的伟大之处 。 ”
“我们现在强调文化自信 , 鲁迅对中国文化有没有自信?当然是很有自信的 , 但自信是建立在自我解剖的基础上 。 ”黄乔生表示 , 鲁迅曾有过“沉默的十年” , 就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1909年到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1918年 , 他很少发表作品 , 而是一门心思研读、剖析中国古代文化 , 比较中外文化 , 最后形成自己对中国社会和民族性的理解 , 得出中国人究竟应该怎么自信、怎么前进的结论 。
黄乔生认为 , 《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这两篇文章应被视为鲁迅晚年的文化定论 。 此外 , 他在逝世之前几个月还写了《立此存照》的系列短评 , 讲中国人如何更严格地审视及健全国民性格 , 这也是给国人留下的文化遗嘱 。 “现在 , 我们仍然需要鲁迅这样的人 , 他不是躺平的人 , 而是站直的人!现代社会 , 我们面临丰厚复杂的中华文化传统 , 如何去整理吸收传承?我们同时面临丰富多彩的国外文化 , 怎样去辨别吸收融合?我们更期待像鲁迅这样的巨匠、大师出现 , 把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