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断舍离》:减法的生活,活出加法的人生

人生无非两种境界: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
善用人生的加法和减法是一种大智慧,善用者是最接近生命密码的智者。
白露已过,最近又整理了一下衣橱,把一些已经比较旧的、不小心染色的和磨损较多不适合再穿着的衣物进行整理,打包好做旧物公益回收,大概有15件左右,在一些APP上有多种回收的选择方式。
仔细想想这应该是从2018年开始,感觉每年做这件事,都是对心灵和内在的一次大洗礼,每次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这是受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对我的重大改变。
从以前每逢节目或假期都喜欢去买买买的我,现在已经完全把购物的欲望减少到适度为宜,离上次买衣服差不多是一年之前了,不仅是生活,如微信好友、人际关系和各种app软件也都会定期进行清理。
这个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轻松的生活给我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留白的时间让自己更深一层地发现更多生活的意义,正如山下英子说的:
“通过处理多余的杂物,来摆脱执念,恢复自我发展自我”。
Less is more不仅是对生活的追求,更是对心灵上的留白。
物品&《断舍离》:减法的生活,活出加法的人生
文章插图

1.什么是断舍离?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的原点是:
“我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也会变成我们实践断舍离的原动力。”
曾经看到一位咨询师分享的一个案例:
有一位女性,她有很强烈的购物欲,因此刷爆了信用卡,背上了巨额的贷款。最后甚至因此丢掉工作,走投无路之际,才向家人袒露真相。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无数次,早在学生时代,她就曾经为了买衣服鞋子,到处向同学借钱。
咨询师问她为什么买这么多东西,是真的需要吗?
她认真地解释了自己买每样东西的理由,似乎每一样都不可或缺,关乎她的人生幸福。但实际上,她却经常把买到的东西堆积在角落,买得最多的时候,很多快递都没有被打开过。她认为自己买的是物品的价值,实际上,她买的是满足感。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对很多人来说,“断舍离”会很困难,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生活上,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拥有的三种自由:
·放手的自由
·保留的自由
·取舍选择的自由
断舍离分别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物品的断舍离”和“观念的断舍离”。山下英子还强调一个观点:如果不给留出更多空间,如何能够接纳未来?
《断舍离》(日)山下英子
首先,理解断舍离真正的意义所在: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去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不等于清理杂物,也不等于扔掉舍不得的“扔掉”的东西,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
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
这就是断舍离——减法解决方案给人带来的实际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审视个体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因为它是人生新陈代谢的催化剂。
2.如何断舍离
一位广播作家曾经说过的话:
“那些在逗乐艺术上获得大成就的人,家里大多数都整洁干净,并且摆的东西比较少。”
在逗乐艺术上,要求需要有敏锐的思维和清晰的思路。它之所以特别要求能够对事例信手拈来的构想力和即兴表达能力,原因就在于在梳理记忆的同时,“间”或者“留白”中寄居有“启示”以及“灵感”。
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一件物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判,也有不同的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