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庄亦柳名、人亦柳姓,这个滨河村落藏着中国柳编之都成长密码( 二 )
比邱炳胜小一岁的王朝学,是地道柳庄人。高中毕业后入职白旄乡从事宣传文秘工作,经常撰写杞柳种植、柳编加工等方面的材料。说起这个产业,他用“流金淌银”来总结。“我母亲年轻时是村里柳业社的成员,后来以柳业社为基础,发展成县里的工艺品公司,再开花结果在各个乡镇都有了柳编企业。”王朝学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杞柳种植成为临沭县不少乡村的致富途径,一年两季柳条,头一季亩产能达到一千多斤,一年下来一亩杞柳轻松能卖一万多元,如果农户再自己把这些柳条编成产品,效益至少还能增加三倍。
让王朝学印象深刻的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自行车还是农家紧俏的“三大件”之一,如果家里有几亩杞柳,一年收获就能攒够钱买一辆自行车。而从事柳编收购的放货员,也往往能轻松成为当地首批“万元户”。
从实用器到工艺品再到创意品
柳编产业变着花在壮大
2021年的金秋时节,穿行丰收景色的柳庄村,往昔家家门前晒柳、户户庭院编筐的小家小户加工场景已很难见到。随着产业发展,源于编制家用器具的传统柳编,已经发展成文创产业。上规模、进园区,加工户变成产业工人,是临沭柳编产业新常态。
衡量一个地区某项产业发展规模最简便的标准之一,就是看看当地有没有相关产业园。在临沭县城西北侧,沿327国道,两侧分布着数十家柳编工艺品企业。当初在村里办企业的邱炳胜,也早已将企业搬迁到这里。邱炳胜及其“左邻右舍”,几乎都成长为当地柳编行业的龙头企业。
文章插图
“18名研发人员,其中国外设计师3人,每年平均创新5000多个品种。”鲁美达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解自杰介绍,当地柳编企业原材料也从杞柳拓展到金属、木料、布艺、绳草等几十种,产品也已经从实用、装饰类向智能化发展。
据临沭县商务局统计,2020年该县柳编出口企业达372家,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76亿元,柳编工艺品出口额16.11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县出口额的45.8%,占全国柳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这样重磅的数据,背后是当地不遗余力的产业扶持以及临沭柳编人如杞柳般的韧劲。
近年来,临沭县积极鼓励扶持柳编企业“走出去”,组团参加广交会、德国法兰克福消费品展览会、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品展、日本东京国际日用杂货及礼品展等10余个重要国际展会,使产品和服务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着眼新兴销售渠道,借助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全县有跨境电商企业70余家,在英国、美国、日本、南非等国家设有海外仓,形成了“园区+平台+网商”的线上销售体系,让临沭县成为中国最大的柳编跨境电商发展集聚地之一。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 乡村振兴@临沭县文学艺术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 诗派!杨万里这首诗清新脱俗,表现手法更是高超,成为宋诗里的咏柳名篇
- 这首诗@杨万里这首诗清新脱俗,表现手法更是高超,成为宋诗里的咏柳名篇
- 这首诗|杨万里这首诗清新脱俗,表现手法更是高超,成为宋诗里的咏柳名篇